何等變態的記憶力
有多少學子為著考題,一刻也不敢停的記錄,可他只需要一炷香,便不再去看。
折秋簪花的作品天才科舉路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于沉有些慶幸,自己與這少年并非同年,否則只怕要被其打擊的寫不下去了。
同在一間屋子,眾人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眼皮子下面,而徐韶華坐在最前面,他的作態讓不少學子眼睛都要瞪圓了,可是卻不敢在這時候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只得將震驚壓了下去。
而徐韶華身后的胡文繡也是眼神復雜的看了徐韶華一眼,若徐同窗當真如此大才,兄長在他身邊隨侍,也是有益無害吧
徐韶華并不知道眾人的萬般心思,今日的初覆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難就難在今日的默經足足有二十條,二十條什么概念呢
有些人若是動筆慢了,一刻鐘只怕連考題都抄不完。
除此之外,還有默寫圣諭廣訓。且這圣諭廣訓在書寫是不得有疏漏多余,一字不慎便要全盤來過,需得全神貫注才可。
可是,這次考題那足足二十條的默經便足夠打亂很多人的習慣,也不知還有多少人可以靜心書寫呢
一時之間,有人歡喜有人愁,有動筆快者,記下題目,長舒一口氣,接下來他將有一日的時間去思考了。
也有動筆慢者,在沙漏落盡前,索性學子徐韶華死死盯著考題,想要將其軋在腦中到面目猙獰不得知。
于沉抬眼看去,心中默默嘆了口氣。
有學子的心亂了。
不多時,有人掉了筆,眼神死死的盯著考卷,哪怕小吏將筆撿起來交給他,他一時都反應不過來,只呆呆的坐在那里。
小吏抬眼看去,那學子竟是只來得及記下了十三條默經題目,難怪他這般大受打擊。
學子們磕磕絆絆的答著題,可今日這題目對于徐韶華來說簡直如同吃飯喝水般簡單,他幾乎不假思索,只用了一個時辰將緩緩停筆。
這一停筆,徐韶華抬眼便對上了于沉那有些深沉的目光,隨后徐韶華發現縣令大人竟然對著自己眨了眨眼。
徐韶華以為自己看錯了,隨后抬眼看了一眼外面的呼呼吹著的寒風,縮了縮脖子。
他還是等到了時間再出去吧。
只不過,方才一番作答,著實耗費了徐韶華不少體力,這會兒手指已經有些微涼,是以他索性取了點心出來。
只是,這一動,他便發現縣令大人的目光似乎也隨著自己動了。
徐韶華抬眼看去,發現縣令大人已經看向了別處,隨后這才咬了一口點心。
今日試館給配的清水,許是因為在室內的原因,并未結冰,徐韶華便取了一碗喝了一小口。
嘶,凍牙
也不知道那日對面那學子是如何以口暖冰,吐水磨墨的。
若不是有大哥多方打聽做的小炭盆,徐韶華自己只怕也要效仿那位學子了。
這科舉之難,遠不在明面之上,而在這細小支節之處啊。
連不必過夜的縣試都有這么多的坑,也不知那九天六夜的會試,又如何得過
徐韶華一面吃著點心,一面感嘆著,今日的清水雖然有些冰涼,但是小口喝著,用體溫暖熱也勉強能入喉就是了。
徐韶華在那里胡思亂想,于沉看著他又吃又喝的模樣,卻是差點兒被他給氣笑了。
他當縣令這么多年,多少坐提堂號的學子那是寧愿自己餓一天,都不敢動食水,唯獨這小子膽子大。
可于沉哪里知道,徐韶華此前便因為天生神力,易餓難忍,如今科舉先是進場折騰,之后又耗費腦力體力答題,若是不墊吧墊吧,指不定徐韶華餓狠了都得抱著上頭坐著的縣太爺啃兩口了。
于沉眼睜睜看著徐韶華吃好喝好,擦了手,還以為這小子要開始檢查考卷,卻沒想到人直接盯著自己官袍下擺看了起來,看的于沉都有些不自在起來。
徐韶華看了一會兒,便又看向外面的天,輕輕嘆了一口氣,于沉下意識的跟著看去,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
這小子不會是怕人數不夠,自己被放排卡著吧
于沉如是想著,輕咳一聲
“初覆提前交卷者,可直接離開試館等待明日發案。”
于沉這話一出,眾人紛紛將目光放在了徐韶華的身上,縣令大人不會無的放矢,莫不是這九十六號已經答完題了
徐韶華對于身后的諸多的目光統統忽略,等了一刻鐘,這才慢吞吞的起身交卷。
而隨著少年的起身,有人投來或羨或妒的目光,坐著提堂號還能頭一個交卷,不知要得縣令多少賞識呢
果不其然,徐韶華剛將考卷呈了上去,于沉便語氣溫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