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啊”
本來吳求道是想好了,只要呂巖報出自己資質不好,他就念出這段經典臺詞。
可惜了,沒把這種關鍵劇情放到最開頭啊,否則那得吸引多少讀者啊
但是,吳求道也沒想到護道法門的入門檢測方式跟前世那些hr一樣,要看你的性格和道德傾向。
“嘶”兩個人對著吳求道的“獨夫”陣營面面相覷。
你要說這個思想陣營吧,當然還是挺重要的。畢竟各門各派也都是有自己的哲學思想指導的嘛,想要檢測你適合什么護道法門,當然要看你比較傾向于哪家的思想流派了。
吳求道看著為難的呂巖,還是問道“大劍仙,這個陣營是什么意思啊”
“道德五千言講得很清楚了,叫三生萬物。意思是說天地萬物皆為虛妄幻象,視而不能見,聽而不可聞,蓋因天地有常,皆炁之聚散離合也。”
元有陰陽,可陰陽之外也是元;炁分清濁,但清濁之間仍有炁。陰、陽,而有非陰非陽;是、非,而存既是且非。所以,這天下萬物皆可分為三態。
“事不過三也,三者并立,則生萬物,故萬事皆三,三六九等。”呂巖說道,“人同此情,事同此理,故世上之人,亦能分為三等九格。”
儒者,人之需也,諸子百家,有教無類,然三人同行,學有先后。君子,仁人志士也;士庶,士民百姓也;獨夫,孤家寡人也。
仙者,山之靈也,托身天地,與世同君,然三士聞道,行有出入。羽客,陸地神仙也;山人,遺世隱鱗也;妖邪,左道旁門也。
佛者,天之輔也,割肉飼鷹,明心見性,然三獸渡河,證有淺深。大德,浮屠覺者也;居士,僧尼信眾也;魔羅,外道佛敵也。
陣營九宮,即君子、士庶、獨夫、羽客、山人、妖邪、大德、居士、魔羅三三九宮也。
“明白了。”吳求道感覺呂巖解釋得也都很清楚了。
其實你說把吳求道這種性格放在古代的道德語境里,他的想法肯定不是很大眾啦,更別說他還是一個有了不死金手指之后,橫沖直撞的“個性強化版”穿越者。
穿越者的思想注定是孤獨的。平時你說吳求道是“獨夫”他還不在乎,甚至還可能說自己是理想主義的逆行者,“雖千萬人吾往矣”呢
但今天為了檢測他所適合的護道法門,最后拿出一個“獨夫”的陣營資質就很難看了,你聽聽,另外兩個妖邪、魔羅都是些什么人啊這也不能怪人呂巖憋到現在一句話都講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