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吳求道和突然天降一口大黑鍋的大師兄對視了一眼,憋住笑“怕它”
鄉老說道“也不是單怕它,而是怕它們這些貓,尤其是這樣智慧若人的靈貓”
鄉老開始向吳求道解釋起江源鎮之所以害怕貓的來龍去脈。
江源鎮的歷史淵源非常久遠,西漢時已立縣。那時人們誤認為岷江是長江的上游,更以為此地是岷江的源頭,故得名江源。不過到了本朝,藩鎮亂制,江源縣并到了唐興縣治下。
當然,這些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十年前,大唐養貓風潮正盛,江源鎮上有許多貓,可以說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養了至少一只貍奴。
但有一對老夫婦沒有養貓,不但自己不養,還痛恨那些畜生。若有人問他們為何如此恨貓,他們就會陰陽怪氣地回答
“我們不恨貓,反倒敬佩得緊人言雞有五德,貓亦有之見鼠不捕,仁也;鼠奪其食而讓之,義也;客至設饌則出,禮也;藏物甚密而能竊食,智也;每冬月輒入灶,信也。”
后來,鎮上的貓開始出現失蹤的情況,當失蹤的貍奴越來愈多的時候,人們自然而然地也發現了那對老夫婦的怪異行徑,但他們太老了,而且相依為命,沒人敢去找兩位老人算賬。
直到有一天,一個挑貨郎帶著他的黑貓來到江源鎮,他賣的琉璃珠挺招孩子們喜歡,所以他在鎮上多留了一天,但第二天,他的貓不見了,有幾個小孩告訴了他關于老夫婦的事情。
一個當年的小孩如今已經成了壯漢,他對吳求道描述“那挑貨郎離開小鎮前對上天祈禱,嘴里嘰里呱啦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
“我看到當時天空變了色,云彩聚成了一個巨大的貓頭向那挑貨郎點了點頭我覺得,他可能是個巫覡而他祭拜的一定是位神通廣大的貓神”
當天晚上,鎮子里的貓都消失了,但到了第二天早晨,所有的貓又都回來了。
過了七天以后,江源鎮上的鎮民才發現那對老夫婦已經死了,只留下一堆白骨,而且骨頭上明顯的咬印和抓痕,各式各樣,不只是同一個動物所留下。
經過多日的爭吵,鎮民們認為是這些貓將老夫婦分食了,自那以后,江源鎮就多了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不要殺貓
這個潛規則出現以后,江源鎮平靜了一兩年,但是總有不知情的外鄉人和不聽勸的孩童會違反這個規則,“不要殺貓”的規矩被一破再破,于是那群貓開始了復仇。
隨著時間的流逝,死在那群惡畜爪下的人命越來越多,當有一年,連續死了八個男孩以后,江源鎮人再也無法坐視不管了,他們必須做出有效的措施來改變這情況
吳求道看著鄉老,問道“所以你們找來了那只大老鼠”
鄉老強調了一遍“不是找,是我們特意從嶺南道柳州請來了素有靈驗之名的灰神五猖灰神,是我們自己心甘情愿請來的”
吳求道壓不住怒火問道“那廟祝讓你們每年獻上一個青春少女作為饗禮,她們被吃的時候,也是心甘情愿的嗎”
鄉老毫無愧意“自從請來灰神以后,那些貓就都被趕走了,我們每歲只需配獻一女,而全鎮的大小孩童都能安全長大全體鎮民都感到心甘情愿”
“灰神,是被我們的誠意打動,才請過來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