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祭壇還未筑好,王太守暫時也不需要江湖人保護,天色已晚,幾人也就先去行館對付著睡上一覺。
第二天一大早,吳求道就以探查地形以作準備的名義,帶著幾人去巴縣城中逛逛。
這縣城里看到最多的就是背著建材,拉著獨輪車的勞工,他們全都被太陽曬得黑黑的,又都赤著膊,骨瘦嶙柴,肚腹凹陷,胸口兩排肋骨清晰可見。
可以說,除了胡須的黑白,吳求道根本分不清這些勞工的年齡來,都是滿臉的皺紋,比起愁苦,他們的臉上更多是被重擔壓出來的麻木。
如果有做過重體力活的人就知道,干活時若是胡思亂想,就容易分心出錯;而如果把精神都集中在手頭的工作上呢,又會做得很累;反倒是如果什么也不想,大腦一片空白,不知不覺重活就干完了。
腦袋空空的時候,人的面部就會顯出一股麻木的表情來,既不是歡喜,也不是愁苦,而是處在于一種無意義的恍惚之中,他們的眼睛里是看不到這個世界和自己的。
當然,這種工作方式更容易出現事故,古往今來,工地上各種意外多半是這樣出現的,人在麻木恍惚的狀態下,感受不到痛苦,那么也就同樣來不及對緊急情況做出反應,事故就發生了。
四菜一湯小隊站在祭壇的工地外,抬頭往這個還未堆成的巨大高臺看去。
積土四方而高曰臺,古時候向來都有為祭祀而搭建高臺的習俗,比如軒轅之臺、堯禪位于舜的堯臺、商紂的鹿臺、周文王的靈臺、西周邢侯的邢臺、燕王仙臺、漢武帝通天臺、登封觀星臺等,多與觀天、請仙、祭祀等儀式相關。
他們站著看了半天,恰好有一個黑瘦漢子分了心,抬石板的時候腳一扭,摔倒了,和他一起抬石頭的三個人也跟著摔了,于是整面石板砸在地上那人腳上,摔成碎石。
地上被砸的那人痛得面目扭曲猙獰,卻不敢喊出聲來,反倒跪在地上,朝著監工連連跪拜求饒,監工舉著棍子就想砸,但看到旁邊太守派來監督的童子,只能讓他回去休息,養好傷再來。
那黑瘦漢子的幾個同鄉跑了過來,向監工千恩萬謝地跪拜感謝,才合起來將那被砸的漢子抬起來,準備將他送回家去養傷。
竹雄看著心中不忍,就要過去幫忙,被吳求道見機抓住手攔下“你干嘛去”
這心善的貔貅說道“他們力氣太小,要抬那些石板實在太吃力,一不小心就會受傷,我想自己身強力壯,便可去幫他們抬那些石頭。”
吳求道搖搖頭“渝州大旱三年,如今百姓連生計都難以維持,全靠官府發起的工程所發的錢糧度日,你若是過去把那些石頭抬掉,你讓那些青壯做什么”
竹雄氣道“那我們就這么眼睜睜看著這也太冷血無情了吧”
吳求道說“你想出手幫忙當然很好,但是也要看你幫人的方法手段。你把重活干光了,他們就沒活可干,這不是幫忙,而是搶了人家生計,幫忙不是這么幫的”
竹雄問道“那該怎么辦隊長,我腦子沒你靈光,你說,我去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