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距離龍女廟舉辦祭海大典還有兩日。
漁渡鎮上的龍女廟祝正在指導鎮民們做九龍燈,所謂九龍燈,就是燈籠共封九面宣紙,每面紙上都畫著不同的龍獸。
所謂龍生九子,便是說上古的龍神生下了赑屃、椒圖、囚牛、嘲風、蒲牢、狻猊、狴犴、負屃、睚眥九位龍子,而每位龍子形貌性格都各不相同。
就在那位廟祝在為鎮民們講解九位龍子的畫像該如何入手之時,突然從天而降一柄飛劍,將那廟祝砍成好幾段,便又飛走。
而蓮池鎮的龍女廟祝則是在帶領信眾裝點燭山的時候遭了毒手。
那一日,整個蓮池鎮的鎮民都在龍女廟前面的廣場忙碌,所謂燭山,即是用鐵或木頭制成高低不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離上,裝上竹夾,以便插燭之用。
到祭海日的時候,男女信眾會各獻龍鳳花燭,自己記住花燭的位置,待到龍鳳燭燒到只剩一兩寸的時候,將火熄滅,帶回家中繼續點燃燒完,以示瑞兆臨門,全年平安。
可還沒到祭海日獻燭,廟祝就被不知哪來的蟊賊剁成了肉泥,這燭山是沒法辦了
此后兩天,類似的案件不斷發生,終于,到了祭海日,那兇手確突然消失無蹤。
這一日,漁渡鎮的魚府門口突然來了一個俊美的不似凡人的少年,聲稱自己是魚家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如今找來認祖歸宗了
管家聽了門房傳來這駭人聽聞的消息,連忙親自接待了找上門來的俊美少年,然后著急忙慌地跑去聯系魚家家主,老鎮長魚腸。
吳求道坐在魚家側廳喝著茶水,慢悠悠地等待事情后續的發展,他此時還沒想清楚,若這魚家真是他的親眷,他該如何處理原身的前緣才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坐了許久,連屁股下的凳子都被坐熱了,管家才領著一個美貌的少年走了出來,真的,吳求道只能用美貌二字來形容那個男孩了,這有點像是把濾鏡點滿開直播的那些網紅走到了眼前,有一種超現實的美感。
吳求道摸摸自己的臉,感覺這是第一次在這個世界遇到能與自己比拼美貌的對手
那美貌少年猶豫了一下,開口道“你說你是魚家血脈,有何證據”
吳求道松開摸臉的手,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你們可以鑒定啊我沒問題的”
美貌少年“哼”了一聲“當然要驗了難道什么阿貓阿狗找上門來,我們魚家也都要收下來嗎”
來此之前,吳求道就查過此世認親的方法,沒有血型和基因技術的幫助,這時候人們還是用很不靠譜的“滴骨法”與“合血法”。
所謂“合血法”,就是將兩個人的血各都取一小滴放入碗中水里,正所謂“血相溶者即為親”,若不能融合,就并非血親。
至于“滴骨法”就是指將血液滴在親人的尸骨上,若是血液滲透入骨,便是至親。早在三國時就有因“親者血氣相通”而滴骨認親的實例。
南朝梁武帝的皇子蕭綜身份成疑,他母親吳淑媛本是南齊皇帝東昏侯蕭寶卷的妃子,卻被梁武帝搶走,入宮七月就生下蕭綜,所以宮中一直有蕭綜并非梁武帝親生子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