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聲音再度傳來,解釋了一番,他才知道,原來說話的人不是站在他身邊的人,而是一個被關在籠子里,拳發矮小、身如黑漆的藩女。
那藩女自述是當地龍女廟的巫女,因為朱羅國主近些年掃除巫蠱邪祀之事而遭了殃,被官府伐山破廟斷了供奉,廟中的巫女神漢也都被抓起來。
其他同門都不知道被抓到哪里去了,唯有她運氣好,被發放到了人市當售賣的奴隸,但本地的朱羅國人知道她是巫女,不敢得罪官府贖人,所以藩女只能找那些異國人幫忙,很可惜沒人愿意幫她。
其實只要救下藩女就能獲取很大的回報因為龍女的信眾遍布南洋,他們手里都有很多海里得來的黃金,只要藩女以龍女廟巫女的身份去討要些盤纏,都能拿到一大筆金子。
現在,只要魚腸這個唐人去找奴隸商人,花三兩銀子買下她,碎銀或者銅錢都行,大唐的通寶銅幣在南洋也是很受歡迎的錢幣。
等到藩女獲得自由以后,一定會帶著魚腸這個恩人去龍女的信眾那領取賞錢,別說三兩銀子,三十兩金子都會還給他
聽了藩女的傳音,魚腸有些猶豫,他存了兩年多的錢,一共也就三兩多碎銀,真把藩女贖下來,萬一這藩女騙他或者不講信用,他就相當于一夜赤貧。
寫到這里的時候,魚腸沒有繼續寫下去,而是直接跳到了第二天。
在經歷了復雜的心理斗爭以后日記里沒寫,但吳求道猜到這就是魚腸夢寐以求的發財門路,魚腸第二天用三兩多的錢莊銀票向船主支取了三兩銀子,剩下的那半兩船主就笑納了。
魚腸積蓄一波清空,真的是豪賭了
說實話,你要讓吳求道賭這一波他是不會去的,這也太像“我,秦始皇,打錢”的騙局了,但幸虧魚腸賭贏了,他贖下了那藩女以后,藩女并沒有跑路,而是想方設法要回報魚腸。
藩女已經無法在朱羅國本地繼續混下去了,隨時會被官府再次抓起來,但是魚腸的船又不能讓女人登船,于是她就半夜偷偷爬進了貨倉里面,讓魚腸給他帶吃食。
回泉州的路上,風浪大作,當夜又發生了海盜襲擊事件,具體情況魚腸沒有寫得很詳細,只是在三天后寫了個大概情況。
在海盜襲擊以后,船主死了,船上很多船員都死了,于是魚腸成了這艘船的船主,那個藩女也能夠光明正大地待在船上了。
死了這么多人,魚腸也沒回泉州,而是直接帶著剩下的船員,按照藩女指示的方向繼續遠航,直到他們到了倭國北方的佐渡島。
藩女下船與佐渡島上的毛人土著們交流了一番,那些毛人全都對藩女頂禮膜拜,不但幫藩女支付了酬金,還非常溫順地與魚腸這艘船進行了以貨易貨。
就這樣,魚腸滿載著珍稀的土產和海金回到了泉州,不但發了一筆大財,還通過正規門路將這艘船過戶到了自己名下,就這樣,魚腸直接成了泉州少有的富商船主。
在這個過程中,魚腸與藩女暗生情愫,他發現這藩女只是曬得黑了點,其實五官底子還是挺順眼的,但是膚色、國籍和語言上的差異,讓他望而卻步。
他一直沒有開口,而是借著要發財,要繼續去佐渡島進行遠洋貿易的名義,拉著藩女繼續和他航行冒險,藩女也沒有另找地方重建龍女廟,而是一直待在船上,還開始嘗試學習諸夏語。
就這樣,魚腸專門在風浪最大的季節出發去佐渡島,不看季風也不看海圖,他的船根本沒有什么航線可言,只靠藩女每日祈禱來帶路,同行根本沒法找到佐渡島在哪里。
魚腸每年來回幾次佐渡島賺海金,財富積累地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響。
有一天,一個道士找上了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