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胖魚明明都已經吃過了,但他不覺得飽,如果胖魚是貴族士紳,他就能能從瘦猴手里奪來吃食,讓瘦猴忍饑挨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件事情很眼熟”
學生們想起這場暴亂的原因,就都紅了眼睛。
吳用先生沒有停下自己的講解“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必須從法律上規定,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所有人都是平等,誰犯了法,搶劫、殺人、貪污、犯罪,就都要受到法律的懲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胖魚是貴族,是士紳,他的財富和地位比瘦猴強,但是他一旦對瘦猴發起了搶奪行為,觸犯了法律,就該被抓起來判刑該罰罰,該殺殺”
副都統尚君長聽到這里,一拍大腿,連道“說得對說得對”
等到王仙芝等人都看向他去,他才反應過來,把嘴閉上,以免打擾吳用先生講學。
有個小女孩舉手提問“先生,可那些制定法律的人都是貴族士人,他們怎么會給自己定下限制自己的法律呢”
吳用先生哈哈大笑“這就涉及到墨子的人生觀了。”
人生觀是一個人生存的目的和意義。
墨子認為,既然“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那么天志愛民,作為天鬼的臣民,就該以天志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天志愛民,人也愛民,人人都互愛互利,“兼相愛,交相利”,即為兼愛
由此,墨子提出了尚同,要求天子與百姓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所以每一個士人貴族,都應該尚同天志,制定出人人平等的法律來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聽到這里,那個小女孩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哪有士人會這樣做啊”
吳用先生擺擺手“做不做是下一步的事情,你首先說一下,這樣做對不對呢”
學生們都齊聲答道“對”
對一件具體事物進行價值判斷,衡量比對道德準則,這就是價值觀。
基于天志愛民的世界觀,墨子得出了尚同兼愛的人生觀,最后列舉出了國家政事應該遵行的價值觀來,這就是吳用先生教給這些學生整本墨子的理解思路。
具體在政事措施上,墨子提出了許多綱領來。
國家昏亂,就該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該節用、節葬、非樂。非攻,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救守,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
小女孩問道“那若是朝廷無道,盤剝百姓,也要非攻嗎”
吳用先生笑了起來“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你認為有沒有一個為天下人均平天補的天鬼呢”
小女孩猶豫道“或許有吧”
吳用先生的臉卻嚴肅了起來“我卻說,沒有天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