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風道詭開局玄君七章秘經第244章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
自那以后,吳求道吸取了教訓。
他覺得自己還是不該找文盲,于是就花錢找了一群久考不中的士子,說是久考不中,其實這群讀書郎也都才二十幾歲,只不過二十幾歲了還沒考中童生,確實可以說是難了。
然而和前一次一樣,吳求道找來了二十幾個年輕的落第士子,結果還是很快都走火入魔了。
哪怕他吸取了前一次的經驗,反復強調修行禁忌,讓他們小心謹慎,但到了真的修行之時,這些花錢請來的“學生”還是下意識地迷了心智。
但吳求道這一次并非沒有收獲,這批士子沒有死光,甚至大部分都活過了半個月,只是活下來的那些人,最后要么肉身變異殘疾,要么心智瘋迷,仍然算不上好結果。
如果加大“收徒”人數,想必百人里確實能有兩三個意志堅定、天賦不錯的幸運兒,筑基成功,然而這樣的傷亡率實在太高了,吳求道心中不忍,他放棄了這種好心傳道卻害人的辦法。
吳求道決定,不再急功近利,而是花上一年兩年,甚至五年十年的時間,招一批小孩子,先從文化課開始教,認真培養出一批三觀適合修行的童子,等他們心智成熟以后再進行實操修煉。
第三次尋找學生,吳求道將目光轉向了鄉間那些失去雙親、無依無靠的孤兒,一開始他是通過贖買的方式將孤兒買來,但很快附近就出現了妖道買童男童女煉人丹的傳言。
雖然官府的不良人和捕役并不敢對吳求道這個妖人做些什么,但這惡毒的流言卻對他手下贖買來的那些孤兒產生很惡劣的影響。
在一天夜里,有幾個孤兒糾集起來要殺了吳求道,雖然沒有成功,但整支隊伍的氛圍陡然變得即為緊張。
三天后的夜里,這群孤兒分成了好幾個小團體,連夜逃散了,只剩下了個年紀太小,無法自理的小孩子沒有離開。
吳求道察覺了一切,但毫無辦法,這些孩子已經喪了膽魄,更毫無修行之心,留下來也沒有用,只能任他們逃走。
恰逢這時候,因賦役苛重,加之連年災荒,百姓流離失所,相聚為盜,義軍蜂起,大唐各地狼煙遍起。
比起鄉間由于各種各樣原因而淪為孤兒的情況,戰亂制造的家庭人倫悲劇則更加迅速和廣泛。
吳求道不再用去贖買孤兒,只要去戰場附近熘一圈,就能收羅來好幾個孤兒。
而以童男童女煉丹的妖道名聲在這紛亂的時局中,居然成了一種保護傘。
無論是官府、義軍還是盜匪,都對吳求道這支隊伍敬而且畏,不敢打擾,甚至有人偷偷將自己家中子侄敬獻上來,明明他們都認為妖道收走的童子必死無疑,但仍然做出了這種奇怪的決定。
局勢越發混亂,哪怕連吳求道都分不清自己所在之地到底有幾股勢力在亂戰。
因此,附近的百姓不堪戰亂之苦,居然圍繞著吳求道安置孤兒的無人村子聚居起來,他們害怕要以人煉丹的妖道,但更怕殺人如麻的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