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靖安東門禁街。
鄭畋憂心忡忡地往大明宮走去,他貴為同平章事,兼任兵部尚書,又領集賢殿大學士,乃是大唐的實權宰相,帶領整個帝國前行的掌舵人。
大唐實行的是群相制,所謂群相制,也就是最高層的高官都可以視為宰相,而非是一相制那樣宰相獨裁。
尚書高官官左右仆射、門下高官官侍中、中書高官官中書令都是政府樞要機構的領導人,他們并為宰相,互相監督、互相協作,所以群相制也可以稱為群策制。
除了三高官官以外,還有一批人雖然參與實質上的宰政工作,但卻由于資歷不足、官階較低等原因,無法直接加銜為三高官官,于是就會被授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此名太長,常縮寫為“同平章事”,“平章”意為評議辨別,此名也就意味著可與三高官官同參政事。
其后,同平章事作為參政標志,雖本官品級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銜才得為宰相;加上尚書仆射的相權自貞觀以后不斷削弱,至玄宗時已完全萎靡;中書令、侍中也在安史之亂以后,過度濫發成為虛銜;而且宦官專政,藩鎮跋扈,三省的職權更被侵蝕。
現如今,同平章事這個頭銜才是真宰相的判斷標準。
兵部尚書鄭畋走到一半,看見了幾個同僚,便上前打起招呼來“茂休,恭喜恭喜啊前幾日圣人拜你為中書侍郎,又授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我等同僚還在等你的燒尾宴呢”
中書侍郎李蔚聽到此話,苦笑著擺擺手“你這個鄭滎陽啊,我就知道你肚子里沒憋好話我恨只恨之前當御史大夫的時候沒參你一本,一桌燒尾宴足足58道菜,豈是尋常人能擺得起的”
兵部尚書鄭畋哈哈一笑“尋常人是擺不起,你堂堂隴西李氏豈有擺不起的道理”
戶部侍郎崔沆也幫腔道“是極是極,隴西李氏向來為我五姓七望之首,我也想見識見識這大唐第一名閥家中的庖廚該能做出何等美味佳肴”
中書侍郎李蔚指指兩人“你們啊你們行吧,今日朝后我便向圣人借一借芙蓉池,三日之后,大擺筵席,請諸位同僚吃一頓燒尾宴”
其實李蔚家中出身豪門,家資頗豐,根本不怕請大家一頓升官宴,剛才推脫,不過是玩笑話罷了,果然這話一出來,眾人都哈哈大笑。
其實在場這幾個大臣,各個都是名門望族。
兵部尚書兼同平章事鄭畋,出身于滎陽鄭氏,乃桂管觀察使鄭亞之子。
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李蔚,出身于隴西李氏姑臧房,祖父李上公官至位司農卿,元和初年為陜虢觀察使;父李景素官至太子庶子。
門下侍郎兼刑部尚書兼同平章事崔彥昭,出身清河崔氏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