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史與其他幾人對視了一眼,然后率先回答道“剛才臣在挑燈夜讀書,臣敢肯定,絕非地龍翻身而且街上有許多禁軍在匆匆往南趕去,我看長樂坊和興寧坊暫且還算平靜,該是南邊出了事情。”
李杰點點頭,思考了一下,然后問另一人“丁參軍怎么看”
唐制,皇子封親王后開府可置幕僚,雖然壽王李杰還沒開府,但他畢竟是當朝天子的親弟弟,已經從皇宮里出來,住在十六王宅。
所以宗正寺還是給他配了長史、司馬、參軍、掾、屬、主簿各一人。
丁參軍嘆了口氣“方才我與熟識的禁軍士卒打聽了兩句,似乎是有賊人攻破了城門。”
白長史驚訝了“天子腳下,上都之地,怎么會有賊人能攻破城門這得有多少人啊”
丁參軍搖搖頭“不一定,如果有人里應外合,拿下了城門并不算難事。我只是奇怪,為何要打南邊的明德門按理都是去打玄武門才對。”
壽王李杰好奇“這是為何”
白長史深深看了一眼丁參軍“參軍慎言”
丁參軍卻不理會白長史的話,自顧自解釋起來“從南邊明德門進攻,一路下來要依次攻破京城門、皇城門、宮城門,宮城門還分為宮門、殿門、上合門、通內門,關卡眾多,遷延一久,便會陷入南衙十二衛的重重包圍之中,則事必敗”
李杰問“不錯,若是從北往南打,那么拿下玄武門,就可直逼太極宮,皇城在握。不過太宗之時,便建立了北衙禁軍,為的就是防止此事。”
丁參軍嗤笑一聲“然而既然太宗先做了,那么后人自然有樣學樣,玄武門之變后,神龍政變、景龍政變、唐隆政變、先天之變、馬嵬驛兵變均有北衙禁軍的大功勞。”
李杰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這丁參軍的話頗為不客氣,隱隱有指責太宗之意,但畢竟是武夫嘛,他就忍了,想起什么便問道“既然如此,賊軍會不會是聲東擊西明面上攻擊明德門,實則想要拿下玄武門”
“確有可能。”丁參軍有些訝異地看了一眼李杰,他雖然知道壽王素來有早慧之名,但卻并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他還有這樣的政治敏感性。
李杰原地踱了兩步,猛一抬頭問道“如果賊人拿下北衙禁軍,今晚危矣我們是否要找支禁軍護衛十六王宅,必要之時,還可接應宮內。”
“不可”白長史連忙出聲阻止。
丁參軍想了一會,也說“不行,這樣做太危險了”
李杰不解“為何”
丁參軍解釋道“北衙不是一個整體,乃有左右羽林衛、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神策軍、左右神威軍,總有十軍。北衙十軍之中,又以神策軍為最強”
“代宗時,大太監魚朝恩知神策軍兵馬使,神策軍軍權落入宦官手中;德宗時,又分神策軍為左、右兩軍,命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為左、右神策護軍中尉,從此開創了宦官統領神策軍的固定制度。”
“但即使貴如樞密使田令孜,兼任了神策軍中尉之職,卻仍需討好左軍中尉劉行深、右軍中尉韓文約,封他們為國公,居中執政。原因就在于北衙南衙都是一樣,京師禁軍結構復雜,互不統屬,相對獨立,彼此牽制,是所謂兵不識將,將不專兵”
“之所以這樣設置,就是為了避免禁軍產生自主意識,一但發生政變,禁軍的第一要則就是不可亂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