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說的沒有錯,確實不能讓敵軍退進城內”
“但是現在不是分兵的時候,我們現在的戰略重點是打破眼前敵軍的這最后兩道防線”
“敵軍只要潰敗,再發兵阻擊也為時不晚”
開口的是李文森,這一點他早就想到了
但是敵軍的最后一道防線是盧項的第一師,這一支敵軍雖說在他們眼中不怎么樣,但的確是盧項的精銳
而且敵軍的第一師直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任何的傷亡,若是提前分兵,只會徒增自己戰士的傷亡
對于李文森的反駁,李文海沒有絲毫的不悅,畢竟每個人的戰略思維和作戰方針都會有所不同
而且李文森一直是進攻杭府的軍事主官,雖說李文森之前對這里的情況有過介紹,但是說起對敵軍的了解,那還得是李文森跟李文林
“既然如此,那就先集中兵力突破敵軍的防線。”
王強也聽明白了,這一仗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唯有硬碰硬
雖說會出現很大的傷亡,但是相對于拿下杭府來說,自己根本就不能在乎士兵的傷亡
兵力損失了,自己還可以召喚,兵還是自己的兵
但是城池打不下來,那還是人家的,人家永遠不可能拱手相讓
“師長,其實背后偷襲也是一個好的辦法,只是有些不光彩”
一直沒有開口的李文林站了出來
其實他這幾天也一直在研究如何破敵,想出了很多的辦法,同樣大部分的想法都一一被他自己否決了
李文林此話一出,所有的目光齊齊的落在了李文林的身上
王強更是好奇,光彩不光彩不重要,他要的就是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杭府
“詳細的說一下”
“師長,其實我的想法跟文海的想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也是兵分兩路”
“正前方以少量的兵力對敵軍的陣地進行佯攻,另一路繞道后面,先拿下杭府,然后依托杭府,對敵軍進行前后夾擊”
臨時指揮部內的幾人聞言都立刻仔細的在心中思量著這個辦法的可行性
這么做跟李文海的想法區別就是先一步把杭府拿下
只要杭府到手,攻守就會易行,當然,不想防守,進攻也是可以的
這個想法可以說是膽大包天,王強的管理條例之中就有禁止擾民這一條令
就算是戰爭時期,那也盡量不給百姓帶來恐慌跟損失
雖然這一項條例對于他們這些將領來說只是次要的,但是這也是王強確確實實定下的
不過戰時他們雖然會考慮到百姓,但是第一重點永遠都是戰爭的勝負
說是冒險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軍隊進城之后,若是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敵軍再殺個回馬槍,那么軍隊會遭受的損失將會更大
但是風險跟收獲是相對的,只要是成功的拿下杭府,斷了敵軍的后勤,那么城外的這些敵軍就不足為慮了
這確實是一條可行的辦法,這就要看王強怎么取舍了
王強也清楚其中的門道,敵軍的主力全部駐扎在城外,城內的防守必定空虛,所以偷襲杭府應該不是難事
“現在我們的兵力是三萬多人這里留下兩萬,剩下的一萬多兵力繞后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