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的性質早已有了改變,而這個改變就是陳玉馳也無法避免。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便會有廝殺。
對玉雕師來說,他們要爭的就是名,有了名氣才會有更大的利益,陳玉馳和毛永輝兩人就是其中的最大得利者。
陳玉馳每年不用去親手制作玉雕,只是玉雕廠也能賺個四五千萬,毛永輝有四個廠子,單個廠子不如陳玉馳,可四個加一起,每年的利潤可以達到上億元。
越有名的大師,他們賺的就越多。
所以玉雕師們都很重視自己的名氣,想方設法的去提升名氣。
揭陽的這個研討會,是目前整個玉雕行業最有影響力的活動,幾乎每年都有人在這樣的活動上一舉成名,所以來參加活動的確實有不少優秀的玉雕師。
每年的活動,又分成好幾個部分,但最重要的永遠都只有兩個。
一個是雕工,一個是評工。
雕工是展現自己的實力,讓別人親眼看到自己的雕工,是每屆研討會的重頭戲,每年的雕工比賽都會分成兩組,普通玉雕師和大師級。
大師的雕工比賽,向來都是壓軸。
評工就是評價雕工,評的是錯、是失誤、是不對的地方,如果雕工是展示自己、為自己揚名的話,那評工就是找別人的茬,壓制別人的名氣。
本來挺好的作品,能被你找出別人看不出的毛病,自然也說明了你的水平要高于別人。
陳玉馳雖是頂級大師,但也是個俗人,避免不了這種爭名奪利。
特別是近幾年他和毛永輝危機感很強,已經出現了好幾個玉雕水平不次于他們的人了,這幾人相對比他倆來說,缺少的只是名氣。
這種情況下,他們對自己的名看的更重。
一直以來,評工活動都是陳玉馳的弱項,當初發現葉余那變態的眼力后,他便決定不要手工費,也要讓葉余來幫他參加研討會中評工的比賽,幫助自己揚名。
只是簡單的評玉,對葉余來說更沒問題,任何玉器上雕工的失誤都別想瞞過他的眼睛,評玉的話,葉余還真不怕任何人。
晚上葉余陪陳玉馳喝了點酒,喝的有點高,滿口承諾,評工這塊必然讓陳玉馳拿第一。
第二天研討會正式開始,開幕式簡短的領導講話后,陳玉馳,毛永輝等大師輪番上臺,開始針對眼下玉雕界的不良現象進行批判。
這一批判就是一整天。
幾位頂級大師從大局出發,讓大家自覺維護身邊的環境,一旦假貨泛濫,影響的將是整個翡翠市場。
假貨太多就沒人敢買,沒人買珠寶公司就不會要那么多貨,加工廠和玉雕師的業務量都會大幅下降。
到那時最慘的還是他們自己,一大批人失業,即使沒有失業的,收入也是銳減。
幾位大師講的真的很好,非常的現實,很可惜,葉余是拍賣公司的人,人家根本就不是玉雕師,不在乎這些,全程都在打瞌睡。
若不是答應過陳玉馳會全程參加,這種無聊的會議他肯定會溜號。
第三天,真正的比賽活動才算開始,這一天比的是玉雕,不過是普通玉雕師的比賽,大師的比賽會放在最后一天,作為活動的壓軸。
比賽是在揭陽體育場舉行,體育場早已封閉,只有他們玉雕師可以入內。
參加比賽的玉雕師很多,全天的比賽會分成四組來進行,上午兩組下午兩組,每組只有一個半個小時的時間,一個半小時內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親手做出來一件玉器來。
其實最早的時候,玉雕比賽都是直接拿成品來比賽,但經常有人造假作弊后,就改成了現場雕刻,連大師賽都是如此。
“葉余,今天你只要好好看一看就行,明天才是你的主場!”
陳玉馳特意過來對葉余說了句,他是玉雕比賽的評委之一,玉雕師的比賽一共有二十個評委,每組比賽完之后評委便會進行打分,最后去掉高分和低分的平均分,便是那件作品的最終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