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進了”
“張得勝標志性的外腳背傳球,李維的停球和突破同樣精彩”
“沈毅,中國二隊的第二隊長,他打進了鎖定勝局的關鍵一球”
“這就是亞洲第一青年軍的首秀”
“他們的首發陣容,平均年齡才只有21歲”
“這其實是一支國奧隊的年齡,但他們卻擊敗了亞洲排名第三的伊朗”
“”
中國解說的話讓人不得不把目光又放在了這支隊伍的年齡上,其實他們的首發年齡還算大的了,如果把全隊的年齡一平均,最后才只有離譜的20歲
這樣一支隊伍哪怕是去踢奧運會比賽,恐怕都算很年輕的一支隊伍了。
但他們現在可是正在踢與歐洲杯級別一樣的亞洲杯,那這樣一個平均年齡就太離譜了。
最妖孽的是他們正以3:0領先著亞洲排名第三位的伊朗隊。
澳門隊打進了今天的第三球之后,最爽的自然是現場的中國球迷了。
他們都忘記了看中國一隊的比賽什么時候這么痛快過
昨天的中國一隊在主場踢巴林都被人家2:2逼平了,這種主隊現在看來實在是拿不出手
中場休息,伊朗隊這邊自然是死氣沉沉的一副場景
他們上半場的互毆實在太傷士氣了,這會伊朗球員要么一臉死灰,要么一臉憤怒,反正都沒有正常人的神態。
澳門隊這邊卻也沒有大比分領先對手的歡快,畢竟上半場能3:0幾乎就是憑借張得勝的一己之力,這位小皇帝基本是在強行帶動全隊。
所以除了后防線很有參與感以外,大部分中前場的球員都覺得自己太混了。
他們心里都有自己的抱負,都有自己的驕傲
如果是在張公子身邊扮演一個配角的話,那他們自然是沒有二話。
但今天他們扮演的是一個湊數的角色,最大的作用就是沒有他們這場比賽開不了。
所以,這時的澳門隊一點都沒有得意忘形的情緒,甚至也沒有輕敵的想法,大家伙反而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在下半場多展現一些自己的存在感。同時在心里暗暗發狠,一定要盡快提升自己的實力,以免在張公子身邊一直像個路人沒有存在感。
廖啟民這邊果斷在中場對戰術進行了一些微調,說白了就是下半場以防守反擊為主。
這也是因為有一隊的教訓在前,所以廖啟民不覺得上半場3:0就萬無一失了。
下半場,他的要求是哪怕不能再進球了,也不能像金州的中國一隊那樣被人上演超級大逆轉
當然了,下半場直接擺鐵桶陣,那也有點過于保守了。
所以澳門隊的陣型變成了傳統的442,廖啟明用左路的閻嵩替換下了蒂亞戈。
但是當下半場的比賽重新開始后,張得勝的位置依然拖后,他們實際上踢的是4411,同時真正的反擊箭頭是兩個邊路各有特色的閻嵩和李維,特別是有速度優勢的閻嵩。
伊朗隊這邊明顯是準備不足,如果說他們是真沒有辦法限制張公子的話。
那么閻嵩和李維,他們還不至于無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