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寧瑜倒是真起了幾分興致,想親眼去看看美景。
“若是能帶去拾花叟沒有見過,或者養得特別好的花,不論你是什么出身,都會被拾花叟尊為上賓。”
條件聽著很誘惑,可拾花叟何等見識,什么樣的奇花異草花沒見過,想要讓他滿意,怕是比登天還難。
寧瑜基本了解了情況。
聞人淵收到薛家的傳音紙鶴,薛家有人想讓聞人淵去往賞花盛會,問題來了,魔頭跟花有什么關系。
寧瑜想不出,也懶得再想,專心致志趕路。
至于這趕路,也有門道。
修真界有傳送法陣,但這個東西依賴繪制法陣之人的修為和實力,陣法造詣越高,畫出來的傳送陣越強,傳送距離越遠,需要的時間也越短。
而且傳送陣對人數也有要求,沒有研習過陣法的普通修者,一次能傳送一兩個人就不錯了。
寧瑜和成秋是兩個金丹期修者,都沒有學過如何畫陣,這一條趕路的方式便被否決了。
然后是飛船與御劍飛行。
宗門世家出行更多選用飛船,飛船的驅動需要大量靈石,寧瑜沒有錢,于是只剩下御劍這一條路。成秋是個護衛,平時慣于用劍,倒是可以飛一飛,只是體力有限,無法從頭飛到尾,中間需要休息。
寧瑜在薛靜深瘋瘋癲癲的教導下,會懸浮之術,但是他沒有御劍的經驗。
最主要的是寧瑜沒有劍。
成秋為難地說“公子,所謂御劍也不一定要用劍,其他法器也行。”
成秋和柏利統一了稱呼,在外面一律喊寧瑜為“公子”。
寧瑜陷入沉默,成秋接著說“用公子的本命法器即可。”他見寧瑜還不吭聲,試探著問,“公子沒有本命法器嗎”
寧瑜點點頭,成秋大為震撼。
“一般筑基之后,師門便會幫助修者獲得一樣趁手的法器,可以是劍,也可以是琴,又或許是其他武器,法器一旦認主,便終生跟隨主人,成為本命法器。”
成秋為難地說“公子的師門沒有替公子做準備么”
寧瑜淡定地說“沒有,我沒有師門。”
他體內的靈力來自空山玉,將空山玉的靈力轉化成修為靠的是岐鳴族傳承,突破壁壘的修煉功法是從華豐留下的卷宗上學的。
唯一指點過他的人是聞人淵。
他總不能把魔尊當成師父吧。
成秋一想,在疏影山這么長時間,的確沒見過寧瑜
的師門,也就是說,寧瑜能抵達金丹期,全靠自己。
成秋深感佩服“公子太厲害了,可是散修這條路不好走。”
在修真界,資源被各大宗門世家壟斷在手里,散修很難與各種勢力抗衡,修煉的機緣與資源都會少一些,很難突破到高境界。
寧瑜說“這些以后再說。”他暫時沒想給自己找個師父,“眼下的重點是我們如何趕路。”
最后三個人商量出一個辦法,成秋帶著其余兩個人御劍飛行,寧瑜施展懸浮之術,能多堅持一會,等撐不住便停下來休息。
如此這般,一柄劍在天上飛行,劍身處有一對金色的翅膀若隱若現,有點炫酷又透著幾分滑稽,馱著三個大男人走走停停,速度不算太慢,但也快不到哪里去。
寧瑜琢磨著,這比跑高速還慢一些,更不用說高鐵。
修真界就是這點很落后,修為高的人有諸多方便,但修為高的人不愿意發展生產力,對修為低的普通人特別不友好。
他們盡量在野外御劍,抵達城鎮便停下。
修真界的城鎮模式也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