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汴梁紫宸殿。
紫宸殿正中朱漆方臺上,皇帝趙佶坐在金漆雕龍寶座之上,背后是雕龍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一條矯健的金龍。
再下方就是穿著紫色、紅色、青色官袍的官員,一個個頭戴長翅官帽,手持朝板,低頭站立。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趙佶身側的殿頭官上前幾步,尖著聲音喊道,那公鴨嗓的聲音在紫宸殿內回蕩。
此時的趙佶有些心不在焉,他正會想著昨夜寫的那篇字,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都少了點感覺。
“還是要找蔡京探討一下如果我的字在多一分筋骨那就完美了”
趙佶在心里默默地想著,蔡京的書法也是獨步天下,隨著年紀增大,越發顯得沉著痛快,骨力雄勁,看來自己還得找蔡京多切磋切磋書法。
“陛下,濟州知府急報,梁山水泊附近有孫磊等惡賊盤踞,百姓深受其害,不久前賊人還打破清河縣,當眾行兇,濟州府兵力不足,難以伏制,伏望陛下早發天兵剿賊,救民于賊寇之手。”
一名官員出班奏道。
“怎么又是賊人這天下哪來那么多賊人”
趙佶煩躁的說道,這賊人的事他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他登基這些年賊人鬧事就沒停下過,不是這有賊人就是那有賊人,上個月還說什么江南賊人鬧得兇,打破縣衙殺害官員,也是要他發兵去剿。
“你們說,為何這么多賊人”
趙佶越想越氣,剿賊都是小事,但每次調動兵馬都需要大量的錢糧,這就是在割他的肉,他的“萬歲山”到現在還沒完工,缺的就是錢。
“陛下,如今天下賊患不休,實乃貪官污吏橫行,所斂無數以至民不聊生,臣請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以安萬民”
一名御史出班奏道。
“胡言,難道天下皆是貪官污吏,就你是清官賊患自古有之,這些賊人都是大逆不道之徒,反心昭昭,實該千刀萬剮,以懾天下宵小。”
高俅本來還想著不開口,因為皇帝已經忘了孫磊是誰,只以為是個地方小賊,可御史竟然也順著皇帝的話說,這就讓他不爽了,皇帝可以忘了他高俅的血仇,這些官員卻不能忘,如果自己再不開口那就會被人恥笑。
“高太尉,我朝剿滅的賊寇不知凡幾,每次破賊不都是明正典刑可賊患何曾平息”
諫議大夫趙鼎開口道。
“你什么意思,想幫賊寇說話”
高俅死死的盯著趙鼎,他已經已經看見那群文官憋著的笑臉。
“高太尉,我只是就事論事,賊患是殺不絕的。”
趙鼎義正言辭的說道,他的進言可沒有任何私心,匪患這東西純靠剿殺只會越來越嚴重。
“那你說怎么辦”
高俅惡狠狠的看著趙鼎問道。
“詔安”
趙鼎的回答很簡單,就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