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趙章成將軍在手中僅剩3發炮彈,而迫擊炮無炮架亦無瞄準鏡,不可能試射,更不允許浪費的情況下。
他用左手托起沒有炮架的迫擊炮,全憑自己的手和經驗代替瞄準裝置,連發三發炮彈。
三發迫擊炮彈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而后墜.落,準確無誤地摧毀敵人3個機槍火力點。
趙章成將軍最強的記錄,是曾經迫擊炮無依托平射,將炮彈吊射入敵碉堡的射擊孔。
還有一次,六名從未摸過炮的戰士在趙章成的口令指揮下。
為他的不同目標給炮彈改裝不同藥包,而趙章成則一個人同時操縱3門炮進行不間斷射擊,直到3門炮的炮膛都打紅了。
戰斗結束后據俘虜供稱:當受到炮擊時,日軍指揮官根據炮火的準確和密度判斷,八路軍有一個迫擊炮排在進行齊射!
這樣的技術,簡直可以用神炮來形容了。
從趙章成將軍開始,迫擊炮無依托射擊也成為了我軍的一項絕活。
迫擊炮在緊急情況下,在不方便構筑炮陣地的情況下,在距離合適的時候,可以不使用銼鈑與腳架,單獨將炮身對準目標,以手臂的長度平伸推出炮身形成與距離相適的射角,然后左手扶炮身,右手輕輕將炮彈放入炮口實施射擊。
這樣的簡易射擊,在戰時能夠發揮多大的威力,可想而知。
可惜,這樣的技術,在部隊有十幾年的時間未曾進行訓練,一直到14年才恢復這樣的簡易射擊法。
一想起簡易射擊法,鐘澤鳴瞬間就想起了炮兵測距的小技巧了。
也是跟這種簡易射擊法類似的,叫做跳眼法和一眼法。
跳眼法就是電視劇里面常常演的,右手手臂平伸出去,伸出一只大拇指,用右眼通過拇指瞄向目標,再閉右眼睜左眼,觀察并確定目標跳開的橫向距離乘以十倍即可。
一眼法,則是需要死記硬背了,牢紀各種距離概念,做為比對參照。比方說兩電線桿間距50米,則可以此判斷炮手與目標物之間有幾個電線桿。
鐘澤鳴把自己所知道和所了解的迫擊炮射擊技術和方法技巧,以及他所希望的,他希望警衛連的戰士們中,也出現一個像趙章成將軍一樣的神炮手,都跟警衛連的戰士們講了。
當然了,如果達不到趙章成將軍那樣的水準,能達到亮劍里面柱子那樣的水準。
鐘澤鳴也是不吝嗇地瓜燒的,地瓜燒絕對管夠!
同時,鐘澤鳴他們的條件也要比革命老前輩的條件強多了,迫擊炮彈管夠。
“啾啾啾——”
“轟轟轟——”
一時之間,整座上都是迫擊炮彈發射和爆炸時發出的聲響,附近的村民就聽到山谷里面,雷聲陣陣,甚至有人說,山里有什么妖怪出世了。
警衛連的戰士們輪流進行迫擊炮發射訓練,等他們訓練好了之后,就需要他們去給新兵培訓了。
在這樣不停歇的試射之后,迫擊炮的各項作戰數據也出來了。
這款松江式迫擊炮最高能夠承受發射速率是20發/分,也就是平均三秒一發。
這項數據實驗,是楊金斗和楊銀角兩個人做出來的,當鐘澤鳴一說想要這個數據的時候,這兩兄弟就自告奮勇的去實驗了。
他們兩也死大膽,一直打到炮管發紅了,才停下來,于是,他們也得到了這樣一組數據。
如果超過這數據的話,那么,迫擊炮就有可能會炸膛,戰時如果還需要繼續發射炮彈的話,那就需要放慢發射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