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亞特也考慮到了當地軍隊的感受,剛一到達戰場附近便邀請那些攻城作戰的當地軍官前來營中代表鮑爾溫伯爵為他們舉行慰問宴會,還將隨軍攜帶的三車酒水果蔬贈送了給了當地軍隊。
宴會上,亞特暗示了自己的態度,他和并未率軍前來的查瑞斯只要攻城破陣收復失地的首功,戰斗中繳獲的一應戰利品和其余零散軍功全都交給當地軍隊處置。
有了亞特的表態,當地軍隊的態度稍稍轉變,表示愿意繼續協助宮廷禁衛軍參加收復瓦隆堡的最后一戰。
宴會結束的第二天,亞特將軍隊開進了瓦隆堡附近,撒出哨騎隊和巡邏哨兵勘查戰場。
瓦隆堡是勃艮第伯國東邊邊境上的一座平原要塞,放眼十數英里全是盛產小麥的肥沃良田和大大小小的村落莊園,本是富饒之地。
不過自從施瓦本和勃艮第伯國宣戰以來,這座邊境重鎮的瓦隆堡及周邊就變成了荒原,戰爭帶來的不僅僅是平民的傷亡逃逸,連往日生機盎然的農田耕地也失去了活力,變成了灰蒙蒙的一片雜草叢生。
沿途村落莊園殘垣斷壁的破敗景象自不必講,幾經戰亂的瓦隆堡也墻塌城破濃煙四起
“亞特大人,瓦隆堡城高二十五英尺,環形堡墻長約三百英尺,全是條石壘砌,東西兩座城門,堡中有內堡,不過內堡之前已經被施瓦本人破了幾處大洞,想來他們也沒時間修繕,所以內堡應當不會形成障礙。城堡中原有施瓦本守軍約有六十人,他們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守城武器軍械,還裹挾了三十來個附近的青壯農夫在城中驅使。我們三百余人圍著瓦隆堡攻打了二十余日,大小戰斗十余次,攻塌了三處堡墻,斬殺守軍近二十人,敵軍在城堡外設置的陷阱坑洞和壕溝拒馬已經被我們清除。”一個戰場引路的當地軍隊騎兵小隊長向亞特簡單地介紹了一番情況。
“外圍是否有敵軍的援兵”亞特問道。
“若是沒有敵軍援兵,我們早就奪下了瓦隆堡,也不用勞煩宮廷派兵前來。”
騎兵指著東邊說道:“距此兩三日路程的奧南、布凡、伯塔以及更遠些的布雷迪蓋伊都有施瓦本的駐軍,幾處敵軍人數在兩千以上。我們的邊境重鎮熱內、梅迪耶爾和卡普勒迪埃三地駐守的軍隊時時防備著那幾處的敵兵,根本不敢前來支援瓦隆堡的戰斗。更可惡的是還有一支五十人規模的施瓦本騎兵隊伍經常游弋在瓦隆堡四周,有一次我們已經破開了瓦隆堡的堡門,眼見破城在即卻被這支騎兵襲擊了后陣。”
亞特趕緊讓羅恩取來了一張地圖,看著粗制地圖上的幾處城堡要塞位置,“看來施瓦本人是早有準備,他們拖住了可能增援的幾處守軍,讓你們沒有強力的增援力量。”
“就是呀,我們攻打瓦隆堡的三百軍隊中只有不到百人是附近領主們集結的精銳,剩下的兩百來人全是剛剛丟下農具拿起刀劍的農夫,這月余的戰斗已經讓我們戰損了八十多人。而且每次眼看我們就要攻下瓦隆堡的時候,那支游弋的施瓦本騎兵都會背后襲擾我們,等我們放棄攻城返身對付他們的時候,這些雜種又絕塵而去。我們的拼湊的騎兵不足三十,根本無力追擊。”
亞特聽罷騎兵的介紹,環視四周,低頭沉思片刻,對騎兵問道“你們有沒有攻擊的好計策”
“亞特大人,我們雖然缺少精銳戰兵,但是有不少攻城器械,周邊幾個城堡要塞雖然沒能派遣士兵支援作戰,但是他們運來了不少的投石機。這段時間我們也主要是靠投石機砸塌堡墻登城作戰的。但是瓦隆堡畢竟是我們自己的城堡,收復之后還得駐守,一旦我們讓堡墻破損太過嚴重,將來我們修繕起來也很困難,說不定我們城墻還未修復施瓦本人又得打過來”
亞特撓了撓頭,“自家的城堡,不打不行,打壞了也不行,難辦”
“羅恩,回營傳令中隊長以上指揮官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