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本軍隊以極快的速度完成迎敵列陣,但是讓人焦心的戰斗卻并沒有一觸即發,輕騎兵突襲后的勃艮第軍隊突然停止了攻擊,他們停滯在了距離施瓦本軍陣右翼三百步的位置開始將那些形制怪異的馬車拉到陣前陣后及左右兩翼。
戰車是抵抗敵騎沖鋒的利器,但它的攻擊能力幾乎為零,這一點亞特十分清楚,所以當派出騎兵襲擾敵人迫使敵人駐足迎戰后他下令就地組建戰車車陣。
四十五架戰車由安格斯麾下第一步兵團幾個戰兵旗隊親自操縱。戰車的行軍列陣是威爾斯軍團近年才開始的訓練內容,戰兵們每個禮拜有一個下午專門訓練戰車,所以動作還算敏捷。
圖巴率領的第五旗隊原威爾斯軍團第二連第一旗隊有八架戰車,平均每個小隊負責一架,在第五旗隊八架戰車的旁邊是特里鐸克旗隊的八架戰車,兩個旗隊的十六架馬車為正面。
安德魯旗隊和帕特斯旗隊的十六架馬車被安排到了后陣。
另外還有十三架戰車由韋玆和班格達的兩個旗隊戰兵操縱分列左右兩側與前后排戰車垂直列陣,作為側翼防護。
戰兵們在各自小隊長的指揮下將戰車拉到軍隊前方,牽著駑馬轉向斜后方,讓車廂呈微微傾斜的角度側面對準敵軍陣列,然后取下車軛、馬套和韁繩將駑馬牽到車陣空地栓馬樁上。
戰兵們取下戰車內側廂板上的木梯,爬上戰車將頂廂打開放下,與正面側廂形成斜角防御護板,這次頂廂放得有些低,幾乎與側廂平齊。
準備妥當后,四個戰兵進入了車廂,一人拿起重弩開始準備弩箭,三個戰兵手持短矛和長柄鏈錘站在車廂中,由于頂廂放得夠底,四個士兵齊胸以上都露在車廂外,這樣有利于殺敵,當然被殺的風險也增加了一些;若是戰情需要,巨物后陣的士兵也可以進入戰車車廂作戰,一架處于列陣狀態的戰車最多可以容納五個士兵并排作戰。
每架戰車之間都有一匹戰馬寬的空隙,小隊長和另一名手持大盾的近戰兵就守在空隙之間。
戰車車陣的后方就是騎兵和步兵陣列,他們被高高的戰車阻擋視線是看不見車陣前方的狀態,這樣更讓士兵們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為了方便指揮作戰,整個戰車車陣的最中間有一架特制的馬車,這架馬車成為指揮車。
指揮車體型較小重量很輕,由一匹馱馬便能拉著快速奔跑,但它的車身底板要比其它戰車要高出大截,而且它的頂廂可以輕松打開,這使得這架馬車能夠以高位的視野越過戰車車陣觀察敵情。
車廂能夠容納四個人,設有方便掌旗官或傳令兵揮旗吹號的平臺。
一切準備就緒,但是戰場卻陷入了怪異的靜謐,亞特是沒法沖鋒,藍迪是不想沖鋒。
對于藍迪伯爵而言,這樣的馬車已經是第二次遇到了,上一次在瓦隆堡墻下這種怪異的馬車車陣讓他望而卻步,這次他也沒打算去觸碰這條毒蛇。
這倒讓亞特有些為難。
“軍士長,率輕騎兵再次對敵軍挑釁襲擾。”亞特決定派人去勾起施瓦本人的戰斗欲望。
安格斯領命揮旗傳令混合騎兵隊輕騎兵出陣,八十個輕騎兵策動戰馬從戰車車陣的空隙中緩步走出,在車陣前十步集結成兩個楔形豬突陣朝施瓦本軍陣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