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幾人驅馬靠近諾布爾的時候正值禮拜天,作為倫巴第北部的宗教集中地,這里每年都會迎來許多虔誠的教徒前來祈禱膜拜,這也是諾布爾城的另一項支柱。
年幼之時亞特曾隨領地的神甫經常到諾布爾觀禮朝拜,十二歲那年他還被送到諾布爾的神學院接受過一年的神學教育,所以他對這里十分熟悉。
宗教圣地不允許利刃刀兵,所以亞特在城外的一處路邊小旅館中駐腳,留下了馬匹武器和兩個侍衛,帶著羅恩馬修兩人徒步走進了諾布爾。
時值四月中旬,當頭的烈日炙烤下已經開始有些炎熱,亞特幾人還是那身從山谷帶來的商旅行頭,幾人都忍不住扯著衣領讓冷風灌進去。
行程緊張,亞特沒有時間去城市的教堂修道院一一觀瞻膜拜,進城后右轉,帶著羅恩兩人徑直奔向了諾布爾的神學院。
諾布爾神學院本身并不出名,它只是在諾布爾城東占據了一小片地,神學院每年的學徒也不到百人,不過諾布爾神學院的圖書館可是極負盛名的,因為在這座隸屬于諾布爾神學院的圖書館里收藏了近一千冊古書,除比之外這里本身也是一個生產書籍典冊的地方。
神學院是開放的格局,因而沒有大門,不過外人不能進入那些屬于神學院的學堂,那里有神學教員和學徒在學習。
神學院北側有一座單層教堂模樣的建筑,那便是諾布爾神學院圖書館。
走到圖書館門口,一個圖書管理員模樣的老者將幾人攔在了門口,亞特道明自己購書的來意后又向老者繳納了三枚倫巴第的小銀幣,老者收過銀幣便回到門口的木桌上拿起三張書簽模樣打磨光滑的小木板遞給了三人,并囑咐幾人要愛惜書籍損壞賠償之類的話。
那三張小木板其實也是書簽,不過這個東西更是查閱書籍的憑證。
交錢領取木板后,三人推開圖書館的高大巨門,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間寬闊明亮的廳堂,廳堂大致被分為了三個區域,進門處有幾個文書吏員模樣的人,他們站在一排木桌之后,再往里便是若干高高的木架,每排木架上都整整齊齊地擺放書籍典冊,在靠里的那些木架上的書籍應當是古書孤本,都有一條長長的鎖鏈栓住,在書架下方還專門設置了書桌木凳,想要查閱的人只能在鎖鏈允許的范圍內就地坐在木架下研讀,此舉意在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偷竊那些珍貴異常的古文典冊。
擺放圖書文冊的木架占據了大部地方,不過在廳堂最里側,就有一片安放了二十幾張書寫臺的區域。
這種書寫臺不同于公事桌,它的主體是一張斜置的木板和木制基座,在木板的上方有一塊突出的擋格,擋格上是用來擱置書籍的,木板的下方有一塊伸出來的短板,這里用來放置筆墨,在短板的下方還有一個抽屜,抽屜里一般放著備用的筆墨或是羊皮紙。
這些寫字臺的作用顯而易見用于謄寫書籍典冊。
作為一個神學院,除了神學教義之外,書寫也是學徒們必備的技藝,這里就是學徒們專門學習書寫的地方,除此之外,這些寫字臺還有另一項重要的功能生產書籍典冊。
沒錯,在這個時代書籍的產生只有一種途徑,那邊是手寫謄抄,圖書館會專門聘請那些會寫字、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到圖書館工作,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將那些古文典籍謄抄到羊皮紙冊上,這些書冊或是變成各地圖書館木架上的典籍,或是被送到其他的教堂、修道院、神學院,當然也少不了被那些貴族和豪商們花重金買去裝飾書房,充當文雅之人。
“天啦上帝,世上居然會有這么多的書籍,這簡直就”羅恩的眼睛已經瞪得比牛鈴鐺還要大,他呆呆地站在圖書館門口,張著嘴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內心的震撼。
羅恩是讀過書的,這一點他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