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而言,這些雞蛋頂多也就能賣三枚銅芬尼,而一頭耕牛,那怕是小牛犢也得花費兩百芬尼,顯然這筐雞蛋換不了一頭耕牛。”
“不過故事里的農夫是一個頭腦活泛的人,他并沒有將雞蛋直接拿到集鎮的自由市場里叫,而是又花了一點錢財跑到集市中賣了一丁點顏料將二十枚雞蛋繪制成眼色各異的彩蛋。然后他就耐心等待,不久,就在復活節的前一天農夫開始行動了,他帶著那些彩蛋徑直走進了集鎮中的教堂向上帝一番虔誠的禱告。而后他就走出來教堂,站在教堂門口大聲地叫賣這些獲得上帝祝福的彩蛋將會在明天的復活節里成為耶穌復活的象征,每只雞蛋售價一個半芬尼。”
“由于第二天就是復活節,集鎮里總少不了喜歡圣跡的富人愿意為那些漂亮的彩蛋花錢,一枚普通的雞蛋不值錢,但一枚彩繪過的雞蛋就價值翻倍,一枚進入教堂接受過圣光的彩繪雞蛋價值又翻了倍,一枚在復活節前夕出現在教堂門口接受過上帝祝福的彩蛋價值又翻了幾倍。”
“如此下來,一筐價值兩三芬尼的雞蛋被農夫賣出了三十芬尼的高價,而且很快被搶光。人們喜歡圣跡。”
“有了這三十芬尼做本,農夫就去自由市場里買了五只下蛋的母雞,母雞為農夫生了不少蛋,第二年復活節的前一天,他再次用去年的方式將彩蛋賣了出去。當然那座集鎮能夠購買彩蛋的人不多,所以他雇了幾個同村的伙計將這些彩蛋賣到了更遠的地方”
“等到第二年賣完彩蛋的時候,他的手里賺取的錢財已經可以買一頭小牛犢了,不過他并沒有賣小牛犢,他用這筆錢買了數百只雞崽,并聘請了兩個老農婦飼養,等到第三個復活節的時候他就不用買彩蛋了,因為他家母雞下蛋賣出的錢已經足夠買一頭健壯的耕牛。”
“這個故事明顯是我岳父大人杜撰出來啟發我的。不過一筐雞蛋變一頭耕牛的道理卻是實在的。”
“經營之術是一個很神秘的詞匯,我們無法用一兩句話概括它的全意。不過,經營這種神奇的東西卻時刻都在我們身邊。”
“農夫將幾顆麥種插入農田中,然后等到秋天時幾顆麥種變成了數百粒糧食。麥種變糧食的過程中,農夫需要耕田鋤地、澆水施肥,這個過程就是經營。”
“商人將兩枚銀幣換成勃艮第的一桶波多爾葡萄酒,然后拿到南方倫巴第換成了五枚銀幣。兩枚變五枚的過程中,商人需要采購,需要馱運,需要費盡口舌與買家討價還價,這個過程就是經營。”
“所謂經營,就其本質而言就是“折騰”。若是那個農夫一開始只是老老實實地去換成兩三枚銅芬尼,那他一輩子也不可能變出一頭耕牛。就是因為他拿著那些雞蛋四處折騰才換回了一頭耕牛。”
“諸位學徒將在不久之后就任郡境各地的牧民官。我需要你們不停地開墾荒地、增加糧食賦稅、繁榮領地丁口,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折騰。”
“有些地方原本就過得不錯,領民們覺得都沒必要費心費力地開墾荒地,不過你們要記住,不要盯著那幾枚價值幾枚銅幣的雞蛋不離眼,你們需要的是那頭象征農夫身份的耕牛。”
“對我而言,經營得好就會有源源不斷地丁口繁榮我的領地,我的谷倉會一天天填滿,我的金庫會一天天充盈。”
“對你們而言,經營得好就會不停地升職加薪,副管事、管事、副官、主官,乃至向你們的民政官庫伯一樣躋身貴族”
“不過,我口中的“折騰”絕不是胡亂作為。你們需要熟悉轄區的人口強弱、地貌平坦崎嶇、土地肥沃還是貧瘠,你們需要學會如何安排土地開墾步驟,需要知道如何春耕秋收,如何冬藏夏補,如何給領民登記造冊,如何配合稅務官征收糧食稅賦,如何在戰時支援軍隊,如何在平日里安撫領民。”
“你們需要學會根據每個地方的不同情況經營轄區,土地肥沃就種植糧食作物,土地貧瘠就多種植果蔬、飼養家禽牲畜;轄區多湖泊河流就捕撈魚獲,發展水產;轄區多山就開山伐木,買賣木材制作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