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穿著錚亮的米蘭式板甲,一件白色的披風掛在兩肩垂到身后,左手握著腰間騎士劍柄。
平日里亞特是不太喜歡穿板甲的,作為最高指揮官他不需要親自沖鋒陷陣,這樣沉重的盔甲更適合重騎兵或是孔武有力的重甲步兵穿戴,不過今天這場儀式性的活動中他也只能忍受炎熱和重壓。
人數上千,在寬闊的訓練場里講話想要讓每個人都聽見就非常廢勁了,所以亞特工坊用邊角鐵料制作了一個牽牛花樣式的大喇叭,有了這個玩意兒,亞特的聲音就能傳得更遠
蒂涅茨主教羅伯特已經帶著所有人完成了一場簡單而肅穆的祈禱,羅伯特退后兩步,亞特走了上去。
“諸位”
場下一千四百多人齊齊肅立,原威爾斯軍團屬下的士兵軍官們紛紛握拳捶胸向亞特敬軍禮,那些從各地應令趕來的軍隊不會軍禮,但也都肅立注目。
亞特抬手捶胸回禮,然后放下了右手,“今天在這里集結是為了完成威爾斯軍團的整編儀式。”
“我,亞特伍德威爾斯,以勃艮第伯國宮廷邊疆子爵、宮廷護衛騎士、南境軍務官、威爾斯軍團及南疆守備軍團指揮官之名,宣布威爾斯軍團即日成立。”
“我自任威爾斯軍團長,奧多、安格斯任軍團副長。”
“威爾斯軍團分為三個分團及數個中軍直屬隊。威爾斯軍團中軍指揮營帳駐地北關軍堡。
第一分團,由原威爾斯軍團轉隸駐地北關軍堡,下轄三個連隊、九個旗隊,第一分團長奧多兼任,分團副長卡扎克;直屬第一連隊長卡扎克、連隊副長班格達;第二連隊長科林、連隊副長安德魯,第三連隊長韋玆,連隊副長特里鐸克。
第二分團,對外稱南疆守備軍團,下轄三個連隊。第一連隊由蒂涅茨郡兵轉隸編制一百六十人,駐地蒂涅茨郡城;第二連隊由薩普領私兵轉隸編制一百六十人,駐地薩普男爵領;第三連隊由安德馬特領私兵轉隸編制一百人,駐地安德馬特堡。第二分團長安格斯兼任、分團副長安塔亞斯;第二分團平日各自駐守駐地,平日自行供養,戰時集結作戰。
第三分團,又稱守備軍團。守備軍團擴編,常備農兵八十人,駐地木堡分駐工坊區、戰俘看押,造冊農兵增至五百。
這次新兵隊沒選入戰兵的新兵囚徒兵和少量新募流民兵全都補充巡境隊、邊境駐軍和各處直屬領地駐軍中;巡境兵、邊境駐軍和溫切斯頓、西南農場、萊恩莊園三處直屬領主駐軍編入守備軍團;
第三分團長巴斯
六月十日的威爾斯軍團整編結束后,所有前來參加整編的“客方”軍隊都留在北關軍堡進行為期兩個禮拜的集訓,期間亞特將親自訓練他們。
集訓過后他們將從亞特手中領取稍微精良的武器盔甲,然后返回各自駐地等待,只要亞特一紙軍令,這些軍隊都必須無條件集結作戰
六月中旬,勃艮第伯國新君弗蘭德從貝桑松宮廷發來了一道特殊的赦令到蒂涅茨,赦令的內容很簡單宣布蒂涅茨郡所有的領主終止與原來封主的封君封臣關系,全都向亞特效忠。
這道突然而來的赦令讓亞特有些意外,亞特獲封蒂涅茨郡后并不能完全控制整個郡境的根本原因就是這里原本是伊夫雷亞侯爵的直屬領地,伊夫雷亞在數十年中陸陸續續將郡中領地分封給了許多的宮廷勛貴親信,宮廷勛貴們再一級級分給家臣心腹,最終導致一個蒂涅茨郡被分割為零零碎碎的勢力,一座不起眼的小莊園背后都可能是某位宮廷權貴。
大部分人亞特現在可以招惹,但還有部分投靠鮑爾溫的權貴是亞特不能隨意妄動的,所以整個蒂涅茨郡亞特能夠真正掌控的除了十幾處直屬領地外也就是薩普堡和安德馬特堡兩個男爵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