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巴第人不是第一次攻打南關軍堡,南關下倫巴第人用鮮血換來的慘痛教訓為瓦德伯雷的進攻了前車之鑒。
倫巴第號稱精兵三千,雖說真正能打的也不過千余,但直到如今,南關軍堡也未曾受到倫巴第人的全力一擊。
四次進攻,倫巴第人在南關前使用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和火油箭矢,但他們并未使用人海填坑戰術。
倫巴第人知道,就算強攻推倒了南關,那慘重的損失也無法接受,因而瓦德伯雷將真正的作戰主力放到了南關以外的突破口
奧多猜到了倫巴第人的真實攻擊方向,南關固若金湯,倫巴第人必然會分兵繞道那些山間小道以圖從中央突破。
所以他不僅下令預備團幾乎全部農兵組成了八支二十至四十人規模的巡邏隊伍晝夜不停地巡視控制南關附近的山間通道,還親率一支以軍團戰兵、弓弩手和精銳常備農兵組成的八十人軍隊坐鎮湖泊地駐軍大營,防備倫巴第人的破襲。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咪\\咪\\\\a\\iiread\\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此外,他還以戰線指揮官的名義動員自湖泊地到工坊區之間的十余和村堡聚落組織農兵,防備潛入后方的敵軍奸細和零星散兵。
然而百密難免一疏
湖泊地西南方,一座密林峽谷,距離湖泊地一日路程。
這里原本是克里斯托弗一族曾經挖掘礦石制作鐵制農具的天然礦場,亞特得知此地后,依托鐵器工坊南遷的契機,專門在此建立了一座采礦場。
采礦場歸營造部管轄,正好營造部的勞工隊伍里有不少礦奴出身的青壯,于是庫伯就調撥了五十名礦工和三個管事到這里開辟了礦藏。
短短一個月,這里就初具規模,而更讓人欣喜的事這里的鐵礦是煤鐵伴生礦,礦藏量十分巨大。
所以庫伯再次增派了三十幾個勞工,并將原本負責修筑南部道路的原威爾斯軍團輜重部長斯賓塞派到礦場負責開采事宜。
礦場依山而建,規模并不大。
最外層是用木樁和樹枝三面圈圍的柵欄,此處是荒無人跡的森山密林,野獸橫行蟲蛇滿地,這圈柵欄勉強隔斷了來自山野的危險。
當然也正是因為此地危險,因此政務府從隸屬于營造部的護衛中抽調了六個士兵駐守于此,此外這里的大部分礦工都是守備軍團的造冊農兵,所以這里還有十幾套淘汰下來的刀劍短矛等武器。
在柵欄以內,七八座臨時搭建的破舊營帳和茅草窩棚聚集在一堆,窩棚區里不時飄出陣陣炊煙。礦工們一貫吃苦耐勞,所以這些簡易的破帳和窩棚也能滿足他們生存所需。
在窩棚區與山坡之間便是采礦區。由于這里是露天礦,所以礦工們直接用鎬頭、鐵锨、鐵錘等工具連同伴生的黑色煤石一同敲碎,然后裝進雙輪推車運到另一側的冶煉廠,那里有鐵器工坊修筑的兩座“小高爐”。
礦工們挖出的礦石本身就煤鐵伴生礦,所以扔進高爐中很快就能變成了鐵水,待冷卻后就成了制作各種鐵具和武器的原材料。
礦場初建,暫時還沒有通往外界的馬車道,所幸克里斯托弗曾經派人來這里采礦,所以這里已經有能夠供騾馬通行的小道。
每隔天,湖泊地鐵器工坊便會派一支馱隊來這里運走生鐵原料,順便為礦場送來一些糧食給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