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
山中靈氣充沛,也是一處修行福地。
距離李言初在燕山斬殺瀛洲諸仙之后,轉眼已過去兩天。
李言初這兩日一直在山中修行,他的肉身經過淬煉之后,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層次,金剛不壞。
李言初有蓬萊仙境的仙氣支持,只需要煉化即可,道行日漸高升。
而這一次最大的造化便是得到了玄黃之氣,那道藏在煉妖壺中的神秘氣息,如果能夠徹底掌握,定然是極為不凡。
并且,這次到手的幾件仙器也十分強大,
不過李言初還未來得及煉化,這幾日他一直在煉化那刻著伏羲六十四卦的羅盤。
這羅盤極為玄妙,是神算之道,與先天周易八卦有關。
李言初服用鎏金仙株之后增慧增壽,很快便參悟了其中的法門。
羅盤之上有一道深深裂痕,是破閻良道場之時,被他一刀劈砍落下的痕跡。
當然如今對于李言初來說并沒有太大影響,其中的奧妙他已然掌握。
此件仙器雖然混沌被遮蔽,可李言初手中有北斗經,這羅盤等七五,運轉之后,掐指推算,便探尋出了那老天人的蹤跡。
隨后他縱身一躍,不再在燕山中修行,化作一道劍光,破開云海而去
在他身中往生咒深陷不測之地的時候,這老天人出手謀害,
不僅如此,還要奪他身上的寶物,那副嘴臉讓李言初至今難以忘懷。
到手的幾件仙器他都沒來得及煉化,就在參悟這羅盤便是為此
世間多了許多古代名山大川,要想躲避身形實際上非常容易。
即便李言初掌握推演之法,羅盤之寶也是無用,可是董中人的氣息,卻泄露出去。
他身處于縉云山之中,相傳的古人皇登天之地,
這兩日他隱匿身形,遍訪名山大川,沒尋到絲毫瀛洲仙人蹤跡,
心中掛念縉云山之事,便再次返回。
來到七層寶塔之前,稍微駐足片刻,便走了上去,再次登頂。
因為上次在此地交手的余波,寶塔第七層已經轟然破碎。
他心中一直掛記著江朝宗這幾人究竟飛身何處,便再次回此地尋找,只是卻沒有尋出蛛絲馬跡,
當他離開七層寶塔,凝視這座歷經風雨的千年古剎,董中人稍微思索片刻,揮了揮手,
磅礴法力直接沖刷了出去,這座千年古剎先是龜裂,隨即便轟然破碎,化為飛灰
竟然徹底被他抹去
「這里的秘密太深,既然我看不出來,那干脆誰也別再看了。」
董中人輕聲自語。
不僅如此,他看向這座縉云山,心中同樣抱著這種念頭。
通常修行者探索福地或者上古遺跡不會如此,
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你看不出來別人未必看不出來。
董中人若是再年輕一些,哪怕只有百十歲壽命,他也會在這山中仔細探索一番。
可如今不同,天人五衰是個不可逆的過程,一旦身死,萬事皆修。
因此他做事也決然了一些。
此時,這個身穿白袍的老人立于山中,面容沉靜。
整座縉云山忽然開始晃動
九座山中,各自藏有機緣,
比如李言初去過的那個寫著縉云勝境牌坊的位置,留有三種頂尖傳承。
老天人此時大限將至,也無暇去學,不如直接毀掉干凈利索。
一座座山峰開始龜裂,脫落破滅,地動山搖
此地有一道很強的龍脈,靈氣充沛,因此才可作為修行福地,
只是此時,董中人施展大法力,強行將這道龍脈給拘了出來
一條青金二色纏繞的小龍在他掌心之中,看起來極為玄妙。
「龍脈化靈這縉云山果然不凡」
董中人微笑。
修行者講究機緣,講究命數,如此行事,暗中已經沾染其他因果,尤其是毀掉古人皇飛升之地。
種什么因結什么果,如此大的因果,仙人也不愿意承擔。
可董中人大限將至,已然顧不得太多。
他將這條金色小龍吞入腹中,咔嚓咔嚓幾口就嚼碎咽了下去,
整個人的面色變得紅潤起來。
這些古代名山大川高聳入云,隨便一座就比人間最高的山還要高,更惶論縉云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