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擔心容器破壞再次影響自己誕生。
而是為了獲取更加穩固的人性。
因為真正孕育祂的,其實是女人體內,那件名為“母體”的神奇物品,外面的容器原本就是為了用人性沖刷掉他天生神性里的意識,能更方便被封印的燈神操控。
之前的亞瑟并不在意,畢竟人性對比神性來說太脆弱了。
但當時間被拉長,祂開始發現人性的好處。
人性的存在,讓祂從求生與補全自身的強烈本能中得以喘息,能更冷靜地思考。
早些年,不能長時間控制殘破容器行動的祂,就安靜待在鏡中世界的羅塞爾陵寢中,躺在水晶棺里,被放置在金字塔頂的祭壇上。
這處陵寢在完成羅塞爾晉升“黑皇帝”的儀式后,就自動進入了這個特殊的鏡中世界,介于靈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夾縫。沒有對應這個領域的超凡能力,祂確實沒辦法離開,只能在這等待摧毀這座陵寢的人來臨。
真正重視人性的存在,就是因為這期間發生的一件事。
祂察覺了自己的不正常。
不是作為舊日之子的祂,而是作為“混亂之源”的本體,能誕生祂這位新生舊日的殘骸為什么能逃脫“混沌之子”的回收
還有,“永恒”權柄哪來的
那可是在無法追溯的過去,就被“最初”拋棄的權柄,從多次被其他舊日容納,又很快回歸到無主狀態,到被所有舊日無視,期間還不到經歷一次“最初”蘇醒的時間。nЪoΓg
而那些容納過“永恒”權柄的舊日是什么結局,誰也不知道。
這不正常。
讓剛誕生沒多久的自己去容納“永恒”權柄或許不難,但在沒有完整支柱存在的情況下,要干擾“混沌之子”補全自身的神性本能,就只有極少數那幾種權柄才能做到。
這里面大半都在地球上,盤踞星空的舊日中能做到這種事的,祂恰好知道兩位。
“宿命之環”和“母樹”。
這是陷阱
是針對“最初”的陷阱,而祂就是對付“最初”那把刀,用來把“永恒”權柄還給“最初”,斷絕對方成為唯一至高的可能性,直接打回原點的武器。
這需要與“永恒”高度契合的舊日,而“混沌之子”就最完美的幾個適格者之一。
可作為支柱之下,主宰現實側的最強舊日,“混沌之子”并不好對付。
因此,才有了祂。
隨著人性滋生,祂的思維越發理性,越來越多因為神性主導而被忽略的真相被發現。
“混沌之子”根本就不是倒霉,這是包括“詭秘之主”和“上帝”在內,少數幾位舊日的選擇,絕大多數舊日的默認,以及剩下幾位適格者的沉默。
了解到這些真相后,祂并沒有憤怒的情緒。
甚至沒有感到絲毫不適。
祂第一時間在思考,如何在最壞的情況下,保住自己的那份源質同時,讓“混沌之子”去完成這個計劃。
亞瑟終究不是人類,習慣被神性主導的祂,還沒有獲得這些多余的情緒。
這個計劃很好,作為執行者擁有足夠寬松的操作空間,善于玩弄規則祂,更是已經構思出好幾種后續方案。
只是時間
距離祂降生還有很長時間,出生前也不能再用之前那種辦法和本體建立聯系,那會讓身處星空的本體處境更加艱難。
而作為盤踞在地球之外的舊日,祂比任何存在都清楚末日降臨的準確時間。
第五紀,1357年。
隨著那幾位持續消磨原初屏障,并隔空影響地球上的現有秩序,動搖神靈的信仰,這個時間還會提前。一旦達到某個臨界點,就算“詭秘之主”和“上帝”復蘇歸來,也只能讓現狀暫停,然后占據地利,與必定狂暴的舊日們游斗。
勝負從來不是絕對的。
因此,亞瑟需要暫時放下了吞噬“混沌之子”,搶奪源質“失序之國”的這兩個首要目標。
目標可以不變,但實現目標的方式需要考慮。
過去被神性本能支配的祂,就是簡單的削弱“混沌之子”,然后吃掉對方補全自身,接著影響無主的“源堡”在西大陸封印上打開缺口,去收取“失序之國”,然后等待支柱間的斗爭落下帷幕后,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