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混亂之源”的舊日化身,亞瑟真正誕生前能借用的“混亂”權柄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和燈神激烈碰撞后,原本極限能接近神靈層次的位格徹底跌落下來,這種情況隨著后續地使用,跌落還會持續。
現在的亞瑟,憑借容器同根同源的神性做基礎,勉強能展現接近半神的位格。
不完整神性,很可能導致對魔藥的判斷不準確。
現在也沒辦法。
只能當做成功前的經驗積累。
深呼口氣,亞瑟盡力平復內心中莫名翻涌興奮,然后讓容器伸出手掌,先放在“觀眾”與“者”這組上方。
不同于“仲裁人”和“律師”途徑的超凡爆發,他掌心裂開一道口子,沒有血肉組織,不斷匯聚著暗流,露出個在扭曲旋渦中睜開重瞳的眼睛,一道明光在瞳孔無限深處刺出。
這也是他首次使用,會明顯消耗自身“虛無疆域”烙印的能力。
接近“混亂”本質的能力。
這個奇異眼瞳,就是“混沌”的神秘象征。
在它的注視下。
亞瑟看見了全新世界。
整個世界都變成白底黑線的畫稿模樣,空中零星飄散著灰霧,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些灰色霧氣來自先前堆放的稿紙,以及放在邊上保管的眾多非凡特性。
就在他打量這些霧氣時,抓住他手指的一道灰白迷霧,吸引了他的注意。
它來自手掌正下方的“魔藥”。
額勉強算魔藥吧。
這些特殊的霧氣,就代表著“變化”,亦是“混亂”的基石。
視線在周圍打量,他發現只有在被掌中“混亂之眼”注視的東西,才會顯露“變化”。
這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作為“混亂”這個概念權柄本身,他還是第一次看見“變化”與“混亂”,這兩者除了位格上的不同,具體還有什么區別,他充滿了好奇。
不過,還不是探索未知的時候。
現在重要的是驗證魔藥。
移動手掌到“窺密人”與“通識者”這一組,沒有任何變化,灰白色迷霧甚至沒有要親近他的意思,顯得極其高冷。
“為什么這一組沒有”
心中發問的同時,他在思考,如果霧氣代表著“變化”,那自己應該對它們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些許聚合傾向,為什么會完全沒反應。
出現區別的原因是什么
不得不說,亞瑟被徹底引爆了好奇心。
如果不是過度開啟“混亂之眼”,會加劇消耗“虛無疆域”的烙印,他還真很想立刻深入探索自己的權柄細節。
扔掉這個目前不切實際的想法,繼續移動手掌,到“獵人”與“刺客”這組。
果然,變化出現了。
是紅色的霧,如鮮血般的猩紅,紅霧盤旋向上,形同兇惡蟒蛇纏繞著他的手掌,不斷嘗試著勒緊,明顯有著的攻擊傾向。
看到這個結果,亞瑟的心情瞬間變壞,
這已經不是“變化”,徹底是更加本質的“混亂”了。
還是他最不希望的兩條途徑。
“獵人”與“刺客”是代表“毀滅”的序列途徑,它們本身的概念構成就足夠狂暴,更別說是經過混合的現在。
對于這個結果,亞瑟只感覺頭疼。
事情果然沒有那么簡單。
等勉強接受了這個結果,他將“獵人”與“刺客”、“觀眾”與“者”這兩組魔藥釋放的奇異迷霧,層層撥開,將其中細如發絲的猩紅從中分離出來,一起吸入手心的“混亂之眼”中。
這就是他需要的那部分魔藥概念。
超凡構成沒問題,但其中“混亂”概念的側重不那么合適。
前者太過狂暴,后者又過于孱弱。
視線不自覺看向放在最邊緣的“怪物”魔藥材料,這是“命運”途徑的序列9。
他還準備了序列8“機器”,序列7“幸運兒”與序列6“災禍教士”的魔藥材料,其中序列7“幸運兒”的材料他收集了10份,序列6有2份,其余的都不超過3份。
不是他不想收集更高序列的魔藥材料。
單純是收集不到。
就像序列5以上的魔藥主材料,從不在超凡世界流通一樣,序列7“幸運兒”已經是他能獲取到的,性價比最高的實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