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請放心哭泣吧,只是哭過后,要記得背負起犧牲者的愿望。”
死神信徒并不畏懼死亡,但他們害怕沒有意義的死亡。
不夠份量的生命,會讓他們失去進入樂園的資格。
傳說中死者的國度“冥界”分為三層,懲戒罪人和瀆神者的地獄,虔誠信徒幸福生活的樂園,以及神靈與天使們居住的凈土。
死者在去往冥界前,要走過一段審判生前善惡的道路,只有足夠虔誠的靈魂才能抵達冥界大門,然后由審判天平稱量靈魂的重量,決定最終去處。
如果靈魂的重量還比不上一片羽毛,同樣會被送往地獄。
這是南大陸人極少發生自殺事件的原因。闌
就算是不是死神信徒,也會受到文化娛樂、民俗習慣和思想教育的影響,換成海盜的說法就是多少信一點,反正也沒有損失,真要遇到無可奈何情況,什么信仰都沒有用。
這些被排擠到幾乎失去生存空間的部落人,差不多就是這個狀態。
信仰既虔誠,又褻瀆。
那吉多的許可就像是打開了某個開關,人群中的啜泣聲快速變多起來,感受到一種可怕的情緒洪流正在醞釀,胡夫立刻想起之前那吉多的話語,他終于知道放任大家宣泄情緒有多么危險。
不知道那吉多有什么安排,心中不安的他只能把手伸進腰側的皮包里。
那里面放著用來偽造神跡的特制煙花。
可一陣悠遠而蒼涼的笛聲沖散了他的憂慮,那種充斥熱情與悲傷的矛盾曲調他很熟悉,可以說所有拜朗人都很熟悉,它的名字是我美麗的故鄉,是拜朗帝國時期就非常有名的民間歌曲,在后來一切都變得一團糟后,它幾乎成為了人們的心靈慰藉,就連四、五歲的孩童都會唱。闌
是那吉多在吹奏這首曲子。
之前胡夫一直不知道她為什么帶著那支豎笛,卻從來沒有吹過。
現在他知道了。
尤其是隊伍中有其他樂器進行合奏,并有人開始唱起這首歌時,他發現最開始帶頭的都是那吉多的學生們,這時候他才真正明白自己和那吉多之間的差距,那吉多連大家的負面情緒什么時候釋放,用什么方式釋放都想好了。
“說不盡贊美的話語:
我美麗的故鄉
唱不盡動聽的歌謠:闌
我美麗的故鄉
我是多么希望,我的故鄉,
回到你身旁,我的故鄉
真想永遠和你在一起”
熟悉的歌謠帶動著所有人的情緒,本該不受控制肆意爆發的負面情緒,被引導著匯聚到一起,借助集體的力量,隱晦的一點點宣泄出去,從而消弭所有負面影響。
孤獨的悲傷才最可怕。
只要悲傷時感覺自己不是孤獨的,人類就能繼續堅持下去。闌
感受到整個遷徙隊伍的情緒變化,身處外圍的塞尼德略微側過頭,被遮擋大部分面部的臉上露出個僵硬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