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帝一燈大師,也是見慣大風大浪之人,何況他連自己的女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偷人,還生了個孩子都能面對現實,對思央師徒結成連理一事,穩了穩心神后,也坦然的接受。
“恭喜二位。”一燈大師再次端起茶盞。
思央對一燈大師這種態度很是喜歡,不說她,黃藥師也自然是心情舒暢,他自視甚高,能被他看在眼中的人沒有幾個,一燈大師與他同為五絕,有他的認可,自是讓人欣喜的。
師徒兩人也共同執起茶盞。
“謝過一燈大師。”思央說的甚是鄭重。
一燈大師“阿彌陀佛,世間多虛妄,循規蹈矩是一生,肆意灑脫也是一生,不必執象。”
思央輕輕拍了拍懷中小九“既然大師如此看得開,那又何必入這天龍寺。”
一燈大師頓了頓,搖頭出了一聲長嘆“貧僧愧對于心,唯有在佛祖面前,誠心誦經,才能獲得片刻心安。”
話到此處,思央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轉看向黃藥師。
黃藥師直面一燈大師“幾月之前我二人初到大理,便在大理都城外遇見一名女子。”
聽得女子二字,一燈大師眼皮子動了動。
簾子外的四人也動了動,似乎是想要進來,最后卻是沒了動靜。
黃藥師繼續道“那女子瘋瘋癲癲正在與江南七怪等人纏斗,她不敵,我二人便救下她,她口中一直瘋癲的喚著要她的孩子。”
黃藥師將當初在洱海邊遇到瑛姑一事述說出來。
一燈大師也再也穩不住佛心。
“阿彌陀佛。”
一燈大師閉上眼睛,等了好一會才睜開,里面盡是懊悔和愧疚。
“那女子,可是叫瑛姑。”
這就對上了。
一燈大師出家,確實是有瑛姑的原因。
王重陽與周伯通離開大理后,由于周伯通不愿意娶瑛姑,瑛姑只能留在皇宮,到底是給自己戴了綠帽子,可說殺南帝也下不了手,只能把瑛姑關在皇宮一角,冷落無視著。
誰知道瑛姑竟是懷了周伯通的孩子,還把孩子給生下來。
“那日貧僧偶然去園中散步,就見瑛姑抱著孩子向貧僧求救,也不知是何處來的歹徒,竟是對個嬰孩下毒手,打了他一掌,那孩子生命垂危,若貧僧要施救,三年內功力盡失。”
耐不住瑛姑苦求,南帝本決定要損耗功力救那個孩子,可在解開孩子襁褓后他后悔了。
“貧僧在見到孩子身上裹著的肚兜,乃是瑛姑與周伯通的定情詩,一時被嫉恨蒙蔽心眼,反悔不愿救那孩子。”說到此處,一燈大師已經滿目懊悔。
一燈大師說得情真意切,語帶悲蒼,顯然是真的很后悔自己當初,反悔見死不救,導致瑛姑孩子死了,她也跟著變得瘋瘋癲癲。
四個徒弟在外動靜不大,顯然也是明白一燈大師出家的緣故。
一時滿室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