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午門外有信使稟報軍情”
“哦是遼東那邊還是潼關那邊的”昌平帝迫不及待的問。
“陛下,是潼關那邊的消息”
“快宣”
“喏”
“陛下有旨,宣信使覲見”
很快,一名風塵仆仆的軍官被殿外的禁軍帶到了皇極殿。
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這名先是對著昌平帝大禮參拜,大聲道“小人五城兵馬司東城指揮使馮紫英參見陛下,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昌平帝擺了擺手,迫不及待道“馮紫英,你此番進京,有何要事是不是賈瑜那邊有了消息”
“正是”
馮紫英站了起來,恭聲道“陛下,微臣此番進京,正是奉了賈瑜賈大人之命報信。
半月前,我奉旨出征后,賈大人便率軍抄小路繞過潼關后,便開始不斷對蒙古韃子的游牧營地進行襲擾,實行以戰養戰之策。
共殺死專門為韃子物資補給的營地四處,共殺死韃子牧民兩萬余人,繳獲韃子牛羊四萬六千多頭,戰馬兩萬兩千余匹”
“嘩”
馮紫英剛說到這里,皇極殿里便是一陣騷動。
昌平帝也是兩眼放光,右手也緊握了起來。
“數日后,潼關里的脫脫不花終于察覺到了不對勁,派出六千科爾沁部落的精銳騎兵前出圍剿我大軍。
賈大人聞訊后便率領全軍在一個名曰碾莊的地方附近白開架勢,和那六千蒙古騎兵展開激戰。
一場大戰下來蒙古韃子留下了三千多尸骸后狼狽逃竄。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賈大人率領大軍不斷在潼關周圍伏擊蒙古韃子。
由于我軍繳獲了兩萬多戰馬,因此大軍行動極為迅速。
賈大人領著弟兄們遇到韃子大股來襲便迅速撤離,遇到韃子小股人馬便如同餓狼般撲過去撕咬。
不到四五天的時間,我軍共殲滅韃子五六千兵馬。
但由于繳獲牛羊物資太多,賈大人深感攜帶不便,特命微臣率部將那些牛羊物資、蒙古韃子的首級以及陣亡將士的遺骸帶回神京。
此外,微臣還帶來了賈大人寫給陛下的奏折,請陛下御覽”
說罷,馮紫英從背后的包裹里掏出一封用火漆封好的折子雙手高舉過頭頂。
站在龍椅旁邊的戴權立刻上前接過了信封,檢查了一下后,這才遞給了昌平帝。
昌平帝檢查了一下火漆的完整性后這才撕開了信封,取出一張白色的信箋,當他打開信箋,看到上面寫滿歪七扭八的俗體字時,他便知道這肯定就是賈瑜親筆所寫無疑了。
只是以往對他來說多看幾眼都覺得辣眼睛的字此刻在他看來卻是那么的好看。
匆匆看完了賈瑜所寫的奏折,里面的內容和馮紫英所說的確實是大同小異,沒有太大差別。
昌平帝滿意的點點頭,“好好啊賈愛卿確實沒有辜負朕和神京百姓的期望。
出征不到一個月就取得如此戰績,不愧是賈家子弟,確實有寧榮二公的遺風。”
馮紫英很想提醒龍椅上的那位,賈瑜并不是賈源、賈演的子孫,他們充其量只是擁有一位共同的祖宗。
只是看著興高采烈的昌平帝,他只能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算了,這種小事就沒有必要斤斤計較了。
皇極殿里的其他百官們的想法其實也跟馮紫英一樣,難得皇上高興一會,自然不會有誰那么不長眼在這個時候去掃皇帝的興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