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信的太監將折子舉過頭頂,身后的戴權剛想去拿,卻被昌平帝推開,隨后一把搶過折子,撕開后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他剛看到一半便哈哈大笑起來。
“太好了朕就知道,賈愛卿是不會讓朕失望的他果真做到了
脫脫不花你也有今天”
只是笑著笑著,昌平帝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里突然閃出了淚花。
看著有些失態的丈夫,白皇后默默的掏出了自己手帕,輕輕拭去了他眼角的淚水。
身為妻子的她當然知道,這些日子昌平帝身上背負了多么沉重的壓力。
脫脫不花率領十萬蒙古大軍接連攻下宣府、潼關等十數座城池,兵鋒直指神京。
而在遼東,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將沈陽城圍得水泄不通,以西寧郡王安再師為首的遼東軍對他這位天子也是聽調不聽宣。
這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全都壓在了昌平帝的肩膀上,換做普通人的話,恐怕早就崩潰了。
也就是昌平帝以莫大的毅力扛了下來,但也只有白皇后知道,即便是在熟睡中,自己丈夫也已然眉頭緊鎖。
現在好了宣府光復了,脫脫不花主動求和了,這也等于壓力一下去了一半,只要朝廷騰出手來,就可以解決遼東的問題。
高興過后,昌平帝趕緊吩咐道“戴權趕緊派人將汪閣老他們”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有太監過來稟報“陛下,汪閣老、簡閣老和楊閣老他們已經到殿外頭,求見陛下”
“呵呵這可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啊。”
昌平帝笑了起來,“速速宣他們覲見。”
“喏”
等到汪知節等幾名閣老進入御書房后,齊齊朝昌平帝拜了下去。
“臣等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愛卿免禮平身,戴權給幾位愛卿看座。”
昌平帝擺了擺手,一旁的戴權趕緊示意小太監給幾位端來了錦凳。
只是汪知節等人并沒有落座,而是再次朝昌平帝躬身道“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大軍終于大敗蒙古韃子,光復國土”
“呵呵同喜同喜”
昌平帝往日里總是抿著的薄唇罕見的露出了笑容,“我大夏能有此大捷,離不開諸位臣工的努力。
如今脫脫不花終于服了軟,并向我祈和,不知諸位臣工何以教朕”
汪知節趕緊道“好叫陛下得知,老臣以為,既然蒙古人服了軟,為避免夜長夢多,咱們得趕緊派出使節團趕赴宣大,雙方商討出一個讓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這樣也好盡快讓宣鎮一帶平息戰火,讓百姓重建家園。”
“唔”
昌平帝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又問道“不知愛卿對此次和談又有何章程”
汪知節想了想“臣以為,只要脫脫不花退出我大夏疆域,其他的都可以談。至于要如何談,具體的還得等到跟脫脫不花見面后才能決定。”
聽了汪知節的話,昌平帝思索了好一會,皺眉道“此番蒙古人犯我疆土,倘若就這么輕易的讓他們走了,豈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汪知節苦笑道“陛下賈瑜送來的折子老臣也看過了,雖然賈瑜一路過去殲滅了脫脫不花好幾萬人,但如今人家手里好歹還有五萬大軍。
倘若脫脫不花把心一橫,率領五萬大軍星夜兼程,用不了六七天就能直抵神京城下,而賈瑜再能打,麾下的兵力也就一萬出頭,且幾乎全是步卒。
只要脫脫不花鐵了心想跑,賈瑜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他的,所以依老臣看,盡快跟脫脫不花和談才是最重要的。”
昌平帝不說話了,汪知節的話雖然有些不中聽,但還是有道理的。
雖然賈瑜上次說過,他繳獲了兩萬多匹馬匹,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能馬上多出兩萬多騎兵。
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騎兵這玩意是最費錢的。
光是養一名騎兵的成本就足以養活六七名步卒。
不說為一名騎兵置辦全套的鎧甲、馬具和兵器了,光是戰馬每天吃的東西就不是一般人能養得起的。
可別說戰馬每天光是啃青草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