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炮管、裝填藥包、塞入彈丸,然后繼續開炮
就這樣,炮手們一連開了三輪炮,這才不慌不忙的將火炮裝上大車,然后不慌不忙的后撤。
絲毫沒有理會答應里差點把肺都氣炸的脫脫不花等一眾蒙古將領。
“大汗您就讓我們出擊吧,我們寧愿死也要跟那個賈瑜拼了”
好幾名蒙古將領氣得眼睛都紅了,抽出彎刀跑到脫脫不花跟前請求出戰。
對于他們來說,賈瑜對著他們的大營開炮的行為,傷亡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那種侮辱他們實在受不了,這跟抽他們的耳光沒有什么區別。
“回來”
脫脫不花將所有人都喊了回來。
沉著臉道“剛才確實是我們挑釁在先,賈瑜這三輪炮擊是在報復咱們呢。
而且這輪交手確實是咱們輸了,這沒什么好說的。這個虧咱們認了,大不了等到談判的時候再找回場子就是了。”
就在脫脫不花琢磨著如何找回場子的時候,賈瑜率領著火槍兵也和以汪知節為首的使節團會合了。
看著面前排成一個個整齊方陣的火槍兵,再看看身后的楊清和大夏軍隊,汪知節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強烈的反差感。
同樣都是大夏的軍隊,差別怎么那么大呢
其實又何止是他,作為被朝廷新任命的宣府總兵官,楊清也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
畢竟剛才他犯下的錯誤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他們這次是來談判的,但雙方并未達成任何協議,他率領大軍就這樣以一點戒備都沒有,以行軍的姿態大搖大擺闖入蒙古大軍的攻擊范圍。
以至于被突然行動的蒙古大軍搞了個措手不及,差點全軍崩潰。
要不是賈瑜及時出城增援,搞不好這三萬大軍就得毀在自己手里。
這種事如果真發生的話,自己除了自刎謝罪外,估計再也沒有辦法洗涮身上的罪行了。
估計死后還得在史書上留下這么一筆大夏昌平十三年,宣府總兵率領兵三萬護送使節團前往宣府,因毫無戒備之心,遭脫脫不花襲擊。
全軍覆沒總兵官楊清薨
這樣一來,自己可真是青史留名了。
現在雖然因為賈瑜的及時出現而挽救了全軍,但自己也因此在首輔和諸位大臣的眼中留下了昏庸無能的印象。
反觀賈瑜卻因為這件事再次拔高了形象,要是事情傳到神京的話,恐怕又會增加皇帝對他的好感了。
一想到這里,楊清看向賈瑜的目光里不禁帶上了一絲陰霾和嫉恨,算是將賈瑜給恨上了。
這世上就是有這么一小撮人,遇到問題后他們不會思索得失,自我反省,反而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在對方的身上。
這時,賈瑜策馬來到了眾人跟前,下馬后對汪知節拱手道“末將賈瑜參見首輔大人,由于末將甲胄在身,無法行禮,還望大人見諒”
“賈將軍無需多禮。”
看著賈瑜,汪知節原本冷峻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雖然在此之前,他對賈瑜這個文官們口中的幸進之徒沒有任何好感。
即便后來傳出賈瑜屢敗蒙古大軍,并光復宣府的消息后,他依然認為賈瑜的勝利不過是一時的,想要長治久安依然只有依仗他們這些能治國安天下的文官。
但不管他怎么想,今天這個人情他是欠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