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是很不合理的,因此昌平帝提出增加內閣人數并不算突兀,只是對于汪知節等人來說卻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畢竟內閣掌管的權利就這么多,人越少每個人掌握的權利就越多,現在昌平帝突然提出要增加內閣成員的人數,這對于習慣了手握大權的他們來說,又怎么舍得將到手的權利分給他人呢。
有心要反對,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而且他們自己也非常清楚,目前這種由四人組成的內閣無疑是不合理的,皇帝要恢復內閣人數是天經地義,他們根本找不出任何理由來阻止。
看到汪知節等人不做聲,昌平帝總算是出了口氣,臉上浮現出一絲譏笑,扭頭對戴權喝道“你這老貨,汪閣老他們都跪了那么久了,也不知道提醒朕一下。
你還愣著干什么,趕緊扶汪閣老起來坐下。”
“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作為伺候了昌平帝多年的老人,戴權當然知道自己的主子就是故意讓汪知節等人跪著的,但面上還是露出惶恐之色,伸手給自己來了兩巴掌,這才喝令小太監們搬來了錦凳,并請汪知節等人坐下。
等到幾人坐下后,汪知節才說道“陛下,遴選閣老,按例要進行庭推,而后將名單送呈陛下御覽。
老臣等提議,七日后開始庭推,老臣等人必將為朝廷,為陛下選出一位能干的閣老。”
“不愛卿說錯了。”
昌平帝搖了搖頭“不是一位而是三位。”
“什么三三位”
這下汪知節四人再也控制不住心情,驚訝、惶恐甚至不舍等神情全都呈現在臉上。
“正是。”
昌平帝道“我大夏太祖自從開創內閣制以來,便定下了七人之數,只是朕繼位的這些年一直忙于國事,將內閣之事疏忽了。
而且,這些年諸卿的辛苦朕也看在眼里,朕聽文淵閣的人稟報,諸位愛卿每日忙得連解手的時間都沒有,朕實在是不忍看到愛卿一把年紀了,還如此辛勞。
朕思前想后,打算將內閣的人數恢復到七人之數,這樣也好讓諸位愛卿不那么辛苦。”
聽到這里,汪知節等四人心里甭提有多難受了。
他們很想告訴昌平帝,其實我們不怕辛苦,內閣的人數能不增加最好,再多的活我們也能干的完。
只是心中雖然是這么想的,但這種話打死也不能說出來,否則一旦傳揚出去,那些言官御史能把他們給噴回老家。
盡管內心極度不適,但四人還是不得不唯心的向昌平帝道謝。
昌平帝又對四人討論了一會政事,待到四人告辭而去,昌平帝的臉色這才緩緩陰沉下來。
他盯著門口的方向,良久才轉過身子,對一旁的戴權道“走”
戴權趕緊問“皇爺,回寢宮歇息嗎”
“不去父皇那里。”
“太上皇”
戴權拿著浮塵的手就是一頓,但很快便反應過來,隨即朝外頭喊道“陛下擺駕龍首宮啦”
不提昌平帝去龍首宮,汪知節四人回到文淵閣后,也坐了下來。
待到仆役送來清茶后,入口自微苦回味甘甜的茶水入肚后,四人的精神這才好了些。
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葉祚忍不住率先對汪知節道“鑫山公陛下要恢復七人制的內閣,看來是對我等開始不滿了,咱們應該如何是好”
汪知節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品著香茗,一旁的簡德三也皺眉道“倘若再增添三個名額的話,確實對我等有些不利,不過朝廷制度本就如此。
陛下這么說也是天經地義,咱們什么也做不了啊。”
武英殿大學士楊繼林翻了個白眼,“現在知道怕了前些日子老夫就說過,不能放任下面的人亂來,可你們誰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