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屏上會不斷浮現出各式各樣的音符點,在光屏上不斷滑動的節奏判定線經過音符點時,玩家需要隨著節奏或輕擊或拖拽或長按的方式操作音符點,便可以讓它在漂亮的特效中消失。
看起來簡單,但是當音符點密密麻麻地浮現,讓玩家應接不暇手忙腳亂的時候,iss的嗡鳴就會讓玩家知道什么叫頭皮發麻。
雖然是個手殘,但是羅蘭有足夠的鑒賞力,拋開劇情不談,音游最主要的游戲性便集中于完成譜面的打擊感,而這種沒有固定判定區域的形式可以更好的展現譜面的美感。
但是這樣也會讓游戲的難度加大。
羅蘭并不認為自己的所有游戲都會廣受歡迎,總有一些游戲更適合樂意鉆研技術的硬核玩家。
音游就是這么一個難度上限極高的游戲。
而從音樂角度來說,音游又將音樂給人帶來的朦朧體驗可視化的呈現在屏幕上,讓玩家能夠以另一種形式感受音樂,參與到音樂的演奏中,加深某種情感體驗。
也不知道伊萊亞會不會喜歡,人家可是有真實演奏體驗的。羅蘭想了想,隨后搖搖頭,放下思緒,再次打開了自己的光腦。
想那么多干嘛,等著伊萊亞給她反饋就好了。
新手教程之后,正式的歌曲只有三首。
伊萊亞看得出游戲開始前有一些空白被跳過了,根據他玩虛海迷航的印象,他猜測那里是一些故事劇情,只是還沒來得及填充。
他并沒有感受到怠慢,反而有一種奇異的滿足感。
這是羅蘭為他制作的游戲,這游戲因他而起,他也能參與到游戲的制作之中,參與到羅蘭的設計之中。
第一首樂曲,是帝國人家喻戶曉的一首歌曲,是在蟲族戰爭時期創作的經典老歌,風格激昂壯烈,又滿懷豪情,可以說每一位帝國人都聽過這首歌,知名度堪比帝國之歌。
羅蘭沒有客氣,畢竟只是試玩,讓伊萊亞了解一下游戲形式,所以她甚至沒有設計多種難度,直接把最高難度端了上來。
于是,伴隨著音樂聲,無數顏色各異音符在熟悉的節奏中涌現,而伊萊亞不慌不忙地舞動手指,將它們全部按滅在判定線上。
音符點出現的節奏感和規律感很強啊,伊萊亞甚至還有心思走神,打完前奏之后,憑借他對音樂的敏銳,他甚至隱約猜測出了下一組音符點出現的時機與模式。
判定成功的提示音不斷累積,完美的評價接連從屏幕中央冒出,連擊數字更是累積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
伴隨著收尾時羽管鍵琴華麗的余韻,最后一道長按的拖拽音符點也在伊萊亞手指下消失。
很漂亮的演出效果,伊萊亞收手,捏了捏白皙的手指。
當然,他自己彈奏樂器的時候能夠自由控制音階,節奏,情感處理等種種細節,但是這種只需要按下的單一操作方式好像別有一番韻味。
還有點像在按大型機甲的操作臺上那密密麻麻的操作按鈕。伊萊亞回憶著。
他看了看亮麗的評分結算界面。
a級。
旁邊列出了詳細的信息,一共1258個音符點,其中1152個完美,103個好,1個普通,一個差,一個iss。
伊萊亞盯著這錯落有致的詳細評價,忍了忍,最后還是沒忍住,原本挪向下一首的手按下向了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