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陜北,具去了陜北的知青給家里來信說道,其中一段描寫是這樣的,家里糧食不夠吃,為了活命春天發的種子都被吃了,家里十幾口人只有一條褲子,
隨處可見逃難的人,樹皮和麩糠都吃得津津有味,來了一年了都忘了肉是啥味,體重已經不到九十斤了,好多下鄉的同伴都已經扒火車皮逃跑了,自己也好想跑,可是餓的實在沒有力氣。
“媽,你殺了我吧,去了哪里早晚都得死,還不如死你手里,我少受點罪。”
“棒梗,別這樣,中央都說了,現在的日子好起來了,咋可能發生餓死人的事,那個知青肯定嬌生慣養吃不了苦,故意夸大了說辭,
你放心,媽給你準備足夠的糧票和票,不會餓著你的,你到了地方寫個信,媽每個月都會給你寄糧票和錢的,就算你不去掙工分,媽也想辦法養著你,
回頭再找找關系,讓你早點回來,你看怎么樣”
“媽真的嘛,你沒騙我,每個月都給我寄錢和票”
“當然是真的了,你以后就是咱們的頂梁柱,咱們家的東西都是你的,媽和你奶奶還等著你回來成家立業呢,跟著你享福呢,咋可能舍得你受苦啊”
“好吧,那我去”
八月永遠是那么風和日麗,萬里無云,就是熱的要死,棒梗終于踏上了去往陜北的火車。
站臺上,秦淮茹小當槐花揮著手在向棒梗做最后的告別,棒梗拖著大包小包的上了火車,還回頭對著秦淮茹喊到“媽。別忘了寄錢和票。”
火車終于呼哧呼哧的開動了,棒梗此時興奮的要死,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坐火車,拖著大包小包開始找座位,他本以為他帶的行李夠多了,沒想到別人比他帶的還要多。
甚至有個小伙子還帶了幾只老母雞,這個年代火車還是啥都可以帶的年代,整個車廂都是人擠人,行李占了一大半的地方,進一步的壓縮了空間,雞叫聲,吵鬧聲,哭聲,笑聲,使整個車廂嘈雜不堪。
“同學,你好高啊,你去什么地方啊”緊挨著棒梗的一個小伙子問道,確實在這個人均一米六的年代,棒梗一米八的個頭確實是風毛菱角了。
“我去陜北,你呢”
“我也是去陜北,估計咱們這個車廂都是去陜北的了,我已經連問了三個人了,都說是去陜北的,唉,恐怕不能活著回來了。”
“怎么了難道去了陜北還會死人”
“你家庭條件怎么樣”
“不怎樣,我們家我奶奶,我,我兩個妹妹,全靠著我媽一個人的工資,剛過貧困線。”
“告訴你吧,我已經打聽過了,這么去陜北沒有一個有背景的你懂了沒”
“沒背景怎么了,沒背景就活不下去嘛”
“哥們,你是真傻還是假傻,白長這么大個了,他的意思是說咱們沒有背景,到時候去了餓死了,根本鬧不起來,還沒鬧事就被壓下去了,因為沒有人會為咱們撐腰,懂了沒
要是有個有背景的,到時候就不怕了,有領導關注著那邊,到時候一封信就能解救咱們與水火。”旁邊的一個小伙子插嘴道
“我媽說那都是騙人的,根本沒有那么苦,讓我去了好好生活,每個月都給我寄錢和票,不用掙公分都行。”
“你呀,太天真了,你真以為錢票是萬能的,在哪個地方,只有糧食才能硬貨知道嗎,有錢有票你不一定能買到糧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