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奇妙的聯想,興致起來,還特意又拿了石片的棱角在盒子表面刻畫了祥云圖案,這也勉強算是連秋小姐的首飾匣了。
連秋小姐就是這樣不走尋常路的奇女子。
奇女子就著雨水洗干凈頭發,細長濃密的金發早已經齊著脖頸用石片一小塊一小塊的割斷,因為動手的tony老師是個新手,工具也不趁手,連娃娃頭都沒得到,垂下來的發尾參差不齊。
原本應該愛美的連秋也不生氣。畢竟是自己動得手,有濾鏡加成。況且她又不是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如今這情況,只恨不得剃個光頭,忍去洗頭發的麻煩。
以及,她的下限,隨著荒島生活,也解鎖了不少。
在羞恥心和舒服一點形成對抗時,連秋在來到這里的第二個雨期里解鎖了洞口一鍵脫衣成就。
漫步在大雨里,抹了把臉的臉的連秋不知道為什么,腦海里突然閃現出熱帶地區的草裙。
她應該不會到這種程度吧。
用裙子擦干凈身體,然后把半干不濕的裙子用樹枝支起掛在火堆旁邊晾的連秋深思。
連秋的恐慌只有時間知道答案。
在走向答案的日子里,石頭堆的石頭被挨個挑選,為了合適的形狀被大石塊沿著木棍蘸著草木灰劃出的印子砸。
石堆里探頭的幼鴿越來越少,石頭堆也逐漸削減,取而代之的是靠近山壁洞口的姑且稱之為桌子的東西。一層層石塊磨平六面,盡量整齊摞上去的,最上層的表面被打磨的格外光滑。兩個匣子也被珍而重之轉移到那里。
桌子做好的三天后,天色放晴。
連秋按照之前的想法,背了陶土過來加水活成泥,又加上砸碎的這些天積攢的雨水洗干凈的骨頭制成的骨粉,抹在石塊堆砌的灶臺上。
晴朗的天氣,樹枝實在好找,火焰第一次日夜不停的燒著,厚厚的黃土塊變硬,表面也發生了某種質地的轉變,不太像陶,但連秋想要的效果是達到了,距離鳥槍換炮就差一個陶鍋。
想到之前制作陶器碩果僅存的兩個,連秋嘆了口氣,開始思考怎么改進。
之前失敗的陶器碎片被砸碎,用石塊平整的表面慢慢砸成了粉,她預備加在之后的陶土里。
連秋使勁回想曾經的課本,或者聽到過一耳朵的相關知識,她是沒有多次試錯發明創造的能力的,興趣也不在那里,在認清自己的長處短處上,她還算是有些心得。
陶器,在她的印象里,包括磚頭什么的,好像是要在窯里燒的。
連秋曾經聽過一句歌詞“天青色等煙雨”,有科普說是瓷器的制作和溫度有很大關系,只有煙雨天才能得到那抹天青色。注1
溫度,瓷器是,陶也差不多吧,反正兩個她也傻傻分不清。
此外,連秋還隱約記得,陶還是瓷還是磚來著,有說工藝提升離不開溫度的提升。
溫度很重要,而且以她目前的條件來看,應該是越高越好。
那問題來了,怎么增高溫度。
她目前能用太陽光暴曬,火燒,再提高溫度,現代是窯。
窯這種技術含量高的東西她肯定不會做,有關它的印象就是密閉的至少不太通風的地方
等等為什么是密閉狹小的呢
溫度到不了更高,是不是可能和熱量傳遞有關火焰中心外層遠處的差別如果盡量阻止熱量流失,回收利用,溫度是不是就高了。
就像冬天曠野點一個火堆,和在一個房間里點火堆,溫度肯定不一樣。
還有炭好像也和這有點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