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翎豁然開朗“原來如此”
她舉一反,忽然間明白了另一件事“那高皇帝的兩脈后人,其實也是因此而生的”
公孫姨母臉上欣賞之色更濃“不錯”
喬翎徹底想通了這一節
不是高皇帝的后人先行分裂,繼而才有了南北兩派
而是先有了南北兩派的道路分歧,而后才有了南北兩派各自掌控一脈高皇帝的后人
喬翎神色有些凝重“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這很危險,高皇帝難道沒有意識到嗎”
沒等公孫姨母言語,她便想起了賬房先生從前同她說過的一句話“你們也不知道那之后發生的事情是對是錯其實不只是你們,連同高皇帝自己,對于未來都是迷惘的”
公孫姨母微露惘然唏噓之色“是啊。高皇帝是圣人,卻也不知道究竟哪條路才能通向終點,后來的人也只能循著兩種可能,摸索向前了。”
喬翎明白過來“南北兩派的開創者,其實都是高皇帝的弟子,亦或者是他意志的傳承者之一,他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分歧。”
“這種分歧對于帝國而言是很危險的,所以為了保持平衡,他們各自執掌了一條可以承繼大統的高皇帝血脈”
公孫姨母暗嘆口氣,告訴她“當初幽帝為禍天下,被廢黜之后,帝裔無繼。”
“那時候朝中有兩類觀點,一類主張擁立幽帝之父和帝留下的公主,那是太宗一脈的后裔;另一類則主張擁立隱太子的后人,也就是后來的世宗皇帝,那是高皇后的后裔。”
“和帝的那位公主,其實是遺腹女,和帝駕崩之后六個月才出生,彼時尚在襁褓之中這也是幽帝遍殺血裔,卻獨獨留下她的緣故,她太小了,不具備威脅。”
“而隱太子的后裔世宗皇帝卻正當盛年,并且在廢黜幽帝的過程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幾方議定,世宗繼位,公主按理說,也應該降為小宗。”
“那時候兩派的對峙已經初露痕跡,太宗功臣的后裔不愿放棄,竭力為那位公主奔走。幾經商討之后,兩派的領袖為了維持平衡,便在世宗繼位的同時達成了約定,即保留太宗一系,也就是那位公主及其后裔承繼大統的可能性。”
“在那之后,稍顯弱勢的一派及幾家忠心于太宗皇帝的家族帶著公主南下,撫育公主長大,同時也將她的血脈流傳了下來。”
“也是因為南下,南派才成為南派,繼而才有了與之相對的北派這個稱呼,后來的北尊和北門學士,都是這時候的派系延伸。”
這段過往,喬翎曾經在史書上見到過,而帝國南北兩派之間的過往,她也隱隱有過猜測。
只是今日再聽公孫姨母說起,她卻從中得到了一個先前并不知曉的、極其重要的訊息
這又與當下的局面相悖
喬翎想到此處,不由得再一次同公孫姨母確定“姨母方才說,如今南派掌控的太宗皇帝一脈的始祖,其實是幽帝之父和帝的公主”
公孫姨母頷首道“不錯。”
喬翎為之震動,幾瞬之后,緊接著問“當時,朝中就公主繼位,亦或者世宗皇帝繼位,有過爭議,且太宗皇帝的臣子們曾經為這位公主奔走過”
公孫姨母又一次點頭“不錯。”
喬翎回想起自己上京時候一路的見聞,張玉映同自己說過的那些話,大公主的志向乃至于如今神都城內勛貴內部的爵位更迭
她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的確觸碰到了隱藏在歷史當中的,恐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