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朋友的意義
回去的時候,她問包真寧“怎么樣,還不錯吧”
包真寧笑道“都是很好的人呢。”
一整個下午,她說話并不多,因為無所求,所以也不拘束,反而自在。
中山侯府那邊,毛叢叢也在同自己的手帕交說起包家娘子來“如何”
嘉平娘子說“秉性溫柔,行事妥帖。”
既不怯懦,也不逢迎,像是能交朋友的樣子。
又說“喬太太也真是個熱心腸呢,圣上安排她去京兆府,極為妥當”
熱心腸的喬太太送了包真寧返回包府,小羅氏順勢留她吃飯“新采的蘿卜和青菜,拿來蘸醬吃剛好”
小包娘子坐在欄桿上,晃悠著自己的兩條腿,聲音清脆“表嫂,留下吧醬是我阿娘自己腌的,比神都這兒的都要好吃”
喬翎也不客氣,使人往越國公府送個信,留下來敞開肚子吃了一頓晚飯。
小羅氏看她吃得高興,自己也覺得歡喜,給她裝了一小壇子醬,叫她帶著回去“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吃個新鮮。”
喬翎謝了她,抱著壇子,吹著口哨,趁著夜色回去了。
大概是因為這一日過得太順,到第二日再往京兆府去,收到了楊大郎送來的書信之后,先前一日積攢的好心情瞬間門消失無蹤了。
楊大郎信里邊說的很客氣,首先感激了喬翎事過幾年還惦記著弟弟的案子,愿意為弟弟主持公道。
其次,再說事情的確已經過去很久了,弟弟在外地也已經娶妻生子,過上了平和安寧的生活,他不想再打破這種局面了。
最后,說他已經慎重地考慮了整件事,當初不肯跟家人一起離開,非要留在神都城里繼續做小買賣的自己,行事當中也有著極為幼稚的地方,對于一個年過三旬,妻子的丈夫、幾個孩子的父親來說,其實是很不應該的。
信的末尾,楊大郎很真摯地再次感謝了她。
喬少尹,你是個好人,但我有家有小,已經是個懦夫了。
我把鋪子賣了,打算帶著妻子和兒女離開這兒,去找移居他鄉的父親和弟弟,全家團聚。
祝您諸事如意,好人一生平安。
喬翎將這封不算太長的信看完,心也跟著慢慢地墜了下去,好像有什么東西堵在喉嚨里,叫她隱隱地喘不過氣來。
崔少尹打門外經過,瞧著她神色不太對,屈指在門扉上敲了兩下,自來熟地走了進來,拿走了她手里邊的那張信紙。
他從頭到尾迅速瞧了一遍,蹙起眉來。
喬翎看著他,說“有人給蔡家通了消息,蔡家人去找他了。”
事情都過去幾年了,難道蔡家的人還會再繼續盯著楊家不成
是京兆府這邊的差役泄露了消息。
崔少尹淡淡一笑,將那張信紙放回到桌上,繼而說“別怪他。”
楊大郎只是一個尋常人。
他有父親,有弟弟,有妻子,也有兒女。
他有責任。
責任使然,他不能,也不敢卷進京兆府少尹和蔡大將軍弟弟之間門的交鋒當中。
兩塊石頭要硬碰硬,碰到最后,說不定也不會有什么損傷。
只有他是雞蛋,他輸不起。
所以他要走了。
已經是幾年前的案子了,楊家這個苦主不肯去告,京兆府還有什么理由死咬著不放
先前無人幫扶的幾年里,他還能在神都城里做小生意,賴以糊口,但是當喬翎決定重啟這樁案子的調查,尋求公道之后,他反而待不下去,要遠走他鄉了。
真是太諷刺了
楊大郎坐在鋪子的門檻上,默不作聲地抽著旱煙。
張氏在屋子里收拾細軟,間門歇里路過門口,瞧著丈夫的背影,紅了眼眶“當家的,真的要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