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映為之一笑“正是這個道理。”
又道“說起來,大皇子同咱們府上還是拐著彎的親戚呢”
喬翎愣住“是嗎”
張玉映道“大皇子妃出自趙國公府,那是老太君和姜二夫人的娘家呀”
喬翎為之輕嘆口氣“你們神都的親戚是真多啊,這家扯著這家,盤根交錯”
張玉映笑道“哪朝哪代都是這樣的呀”
總而言之,承恩公府的喪儀就這么胡亂又狼狽的落了幕,成全了一場大戲的同時,也叫無數人有了談資。
對此,千秋宮里的太后娘娘始終不發一辭。
反倒是劉四郎在覲見圣上的時候,主動請罪“為著家里的事情,幾次叫太后娘娘煩心,又屢次勞陛下擔待,再如何深厚的親緣,也早已經仁至義盡了。如今老父已喪,剩下的都是做給活人看的,再去糾纏吵鬧,惹得上下煩心,就太不應該了”
圣上叫他起身“正經的表兄弟,何必如此見外”
劉四郎堅持叩首之后,才肯起身“正是因為陛下寬厚,臣才更不能有負于您的圣恩啊。”
等他走了,大監聽見圣上唏噓出聲“難為劉家那么個爛泥潭,居然出了這么個靈秀人。”
大監只當自己是個聾子,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一邊。
這日姜邁的精神好了些,喬翎便知會梁氏夫人一聲,往包府上去探望羅氏姨母。
梁氏夫人同小羅氏沒什么交情,一個是原配的妹妹,另一個是繼室,本就有些尷尬,但外甥協同妻子去探望姨母,她是很贊同的“早該去看看了,那邊待國公是很用心的。”
只是告誡喬翎“早去早回,仔細顧看著國公,人家是一番長輩的愛護之心,要是在那兒有了點什么,反倒不好。”
喬翎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她“我知道了,婆婆。”
梁氏夫人看她一看,擺了擺手,喬翎便腳步輕快的出去了。
姜邁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過包府了,此番再去,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表弟跟底下的兩個表妹看著他,既好奇,又陌生。
小羅氏倒是很高興,看著他又哭又笑,還專程叫已經出嫁的長女回來幫著操持午飯。
小包娘子悄悄問母親“阿娘,你哭什么呀。”
小羅氏哽咽道“那是我姐姐的孩子啊”
倒是叫喬翎有點不好意思了“原想著來吃個便飯,沒成想連包家姐姐都給驚動了”
小羅氏的長女生的很像母親,人也如同江南水鄉一般婉約輕柔“一家人何必說這種生分話”
吃完飯,說了會兒話,夫妻二人便同小羅氏辭別。
小羅氏也不強求,只說“有空再來,姨母隨時都歡迎。”
親自送他們出了門,又專程拉著喬翎的手,用力的握了握“你是個好孩子,姨母都知道,只是沒什么好東西給你”
喬翎笑著搖頭“您這么說,就太過了,國公待我也好呀”
就此別過。
馬車向前,姜邁忽的道“我們去找找那個玩雜耍的我有很多年沒有到市集瓦子里去過了。”
喬翎先說了句“去”
說完又遲疑了“你累不累”
姜邁溫和道“坐在馬車上,有什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