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侍從在廊下煎藥,夕陽的余暉投到藥爐上空升騰起來的水霧上,有細碎的微光在其中搖曳。
世孫夫人曾氏坐在窗邊,神色寡淡,用錘子敲核桃吃。
她的陪房來稟“不久之前,越國公夫人協同三太太一起離開了。”
世孫夫人應了一聲“是嗎。”
陪房低聲問“娘子,咱們什么時候回去”
世孫夫人云淡風輕道“不急,會有人來請的。”
晚風經由半開的窗戶吹進室內,叫她鬢邊的那支金步搖微微晃動起來,恍惚之間,世孫夫人想起了自己剛嫁進英國公府的時候。
她的秉性很像母親,并不把男女之情看得很重。
她不在乎丈夫身邊有多少個女人,她在乎的是,我要成為英國公府的女主人,我要做一品夫人
但是,世孫夫人永遠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人熱衷于去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在明明不需要爭斗的情況下,創造條件也要進行爭斗。
好啊,既然想跟我斗,那就來斗一斗吧。
世孫夫人敲碎了擺在桌案上的那只核桃,臉上顯露出和善的笑。
只是婆婆,斗輸了,你就得認吶。
喬翎沒有送包大娘子往包家去。
包家這會兒也還沒分家,幾房人住在一起,尤其長房太太的兒子還在裴三郎手下聽命,現下貿然將她送回去,只怕并不是個好的抉擇。
是以在詢問過包大娘子的意思之后,喬翎果斷叫人將她和小包娘子送去了越國公府在神都城外的莊子里,著人謹慎看顧之后,自己則乘坐馬車往包府去拜見姨母。
小羅氏發覺不見了小女兒,便嚇得慌了神,好在一同不見的還有兩個顧看她的侍女,這才勉強能夠定下心來,差人出去搜尋。
過了沒多久,便有越國公府的人來報信,她松一口氣的同時,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打從長女走了之后,小女兒心里邊就憋著一股苦悶呢,如今到了越國公府,怎么可能不傾訴出來
再叫外甥媳婦知道了
可是轉過來之后,小羅氏又想,外甥媳婦并不是不懂事的人,相反,那是個很體貼,也很周到的孩子。
對于越國公的婚事,外頭人說什么的都有,可小羅氏不信那些,她只信自己看見的,聽見的,親身感受過的。
羅家,乃至于包家,能給外甥媳婦帶來什么呢。
說的利欲熏心一些,倘若外甥媳婦當真有心鉆營,將這份心力耗在老太君身上,耗在梁氏夫人身上,都遠比消耗在她這個姨母身上得到的回報更多。
可她還是專程協同外甥來了,得了什么好東西,都記得給這邊一份。
小羅氏愿意相信她。
自家沒本事,幫襯不到女兒也就罷了,好容易有個有本事、又愿意替女兒出頭的人,哪能去扯人家后腿呢。
那也太不知好歹了些。
小羅氏在房里看書,起初有些靜不下心來,過了會兒,倒是看得入神了,冷不丁聽人說越國公夫人來了,反而一怔。
一個激靈,她回過神來,將手里的書本合上,迎出門去。
喬翎告訴她“兩位妹妹此時都在莊子里,我想著大妹妹心情不會太好,索性叫小包娘子留下來陪陪她了。”
小羅氏倒是沒想到最后會是這個結果。
她欲言又止。
依照侄媳婦從前的行事揣測,還以為會直接得到一個和離了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