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說“是你兒子把癲人引過來的”
世子說“你孫子可是為了替你出一口氣”
韓王說“是我讓他把癲人引過來的嗎”
世子說“難道他不是為了你才這么干的”
韓王果斷甩鍋“你當時聽見我說生氣了嗎”
世子果斷掀鍋“是啊是啊,你當時看完,倒頭就睡了,一點都沒生氣”
彼時被氣暈了的韓王“”
韓王惱羞成怒“你這是什么態度,翅膀長硬了是吧我可是你老子,有這么跟老子說話的兒子嗎”
世子“”
前邊喬翎一邊嚼,一邊問姨母“您都說了是我的姨母,他們還扣著您不讓走”
公孫姨母哼了一聲“哪兒能啊,他們當時就變了臉色,馬上就送了厚重的診金過來,使人套車,要送我回去。”
喬翎說了句不太算是廢話的廢話“但是您不想走。”
“沒有他們這么辦事的。”
公孫姨母說“當我是什么人了,想請就請,想趕就趕”
“韓王府上的人,腦子一熱,隨口扯個慌,就把我誆過來了,如果正趕在這時候,別人也發了病去請我,偏我往這邊來了,又該怎么辦”
“就算是沒趕上,也沒誤什么事兒,就是純粹地叫我白走一趟,可我又憑什么就要白走這一趟”
“我算是大夫里邊最有底氣幾個當中的一個了,我遇上這種事都不敢吭聲,還指望別人吭聲”
喬翎聽得笑了起來,心里邊是很認可姨母說的話的。
頷首之后,又說“我在小報上看了您給韓王開的藥方,老實說,行文老辣,十分中肯”
公孫姨母想到這茬兒,自己也笑了“我先前跟你說要在醫界發起的變革,就得從韓王府這兒入手,說實話,韓王這老家伙,比宮里邊的人還能鬧騰呢”
先帝謚號惠帝,是個體弱多病,但是秉性仁善的人。
當年他壽數即將終了的時候,心有所覺,便不再叫御醫亦或者宮外的名義入宮看診了,厚賜之后,叫他們各自歸還本處。
還囑咐天后和妹妹武安長公主“生死乃是天數,御醫們已經盡了力,不要因為我而遷怒他們。”
那時候,公孫姨母也是入京為先帝診脈的名醫之一,在旁邊圍觀了全程,心里邊其實是很感慨的。
而先帝之后,天后,乃至于當今,遑論行政時候如何,對待御醫們也足夠客氣了。
先帝亡故,沒有捎帶著帶幾個御醫去陪葬,朱皇后亡故,當今也沒有遷怒于下。
可是韓王就不一樣了。
他是先帝的幼弟,承繼了先帝的余蔭,又因為曾經被天后這個長嫂撫養過,所以避開了先前天后對宗室的屠殺。
如今皇室血脈并不算是十分繁盛,韓王是很近的一支。
他沒有當差,一意去賞風弄月,做個富貴王爺,多有荒誕之舉,半是出于秉性,半是為了自污。
天后是很優容他的對待先帝的兩個弟妹,她一向寬厚。
再到今上登基,就更不可能會去削減皇叔的恩遇了。
先帝的身體不算好,韓王其實也差不多,身處在病痛之中的人,脾氣是很難好的,先帝那樣溫和的,其實才是例外。
而像韓王這樣出身尊貴,只要不去造反,就近乎百無禁忌的人,就是醫生們最頭疼的一種
痛苦,他就要發脾氣。
治吧,又沒法徹底給他治好。
他是天生體弱,愛生病,不是斷了胳膊斷了腿,接上去養上小半年就能痊愈。
尋常人鬧事,可以懟回去,可以躲開我不給你看還不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