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這會兒寓意好,再加上開的是明艷的紅色花朵,算是如今比較常見的觀賞型樹木。芳漪宮的石榴樹倒不太高,就一人高的樣子,嚴綺云估摸著今年怕是結不了能吃的果子。
這座院子她是怎么看怎么喜歡,比鐘粹宮的住處讓她舒心的多。
自打上次在院子里吃火鍋被罰之后,嚴綺云同榮嬪的關系微妙不少,雖然她心大的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但是怎么都比不上能獨居的快樂。
最最讓嚴綺云欣喜的是,芳漪軒有個小廚房,稍微整理一下就能用,倒是讓她提前體驗到了嬪位的部分待遇。
芳漪軒還有兩個本身就負責灑掃院落的小太監和一個負責小廚房的老太監。
這會兒里頭就住了嚴綺云一個主子,那這些人也歸嚴綺云支使著。
不用干活,閑時練練字,還可以去跑跑馬。
可以說,這儼然就是嚴綺云理想中在清朝的咸魚生活。
和現代就不比了,嚴綺云怕把自己比哭。
不過誰讓她這條命是白撿的呢,多余的嚴綺云也就不去一直想,過好眼前的日子,自己過得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小廚房,嚴綺云心里就有不少花樣想做了,正好前幾日在大廚房成功打卡得到了一套美食教程。
別的她做出來未必有御膳房做的好吃,但是她有點想念那些垃圾食品了。
“邵平,今天你去拿食材的時候多拿幾個土豆和地瓜來,有話梅的話也拿一些。”
清朝這會兒是有紅薯、土豆和玉米的,這幾種主食作物也是清朝明明對普通百姓也不算很好卻依舊迎來了一波人口大爆發的主要功臣。
沒多久,邵平就帶著嚴綺云想要的東西來了。
土豆和紅薯在當下都是貴族家里不怎么吃的東西,畢竟產量高也就意味著價格賤,吃這個多有失貴族身份啊
嚴綺云自然沒這種講究,這兩種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做法花樣多不說,在她看來那是怎么做都好吃。
因為今天已經很晚了,身邊人也陪嚴綺云折騰了一路,嚴綺云也沒再繼續支使他們,讓他們早早的去睡下,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說。
獨院的好處還有一個就是,院里的宮人也好安置一些,兩邊耳房都是自己人,好管理一些不說,矛盾也沒那么多。
隔天,在芳漪宮的第一頓飯嚴綺云到底還是沒能吃上。
一大早上的,康熙身邊的李誠公公就傳來口信,讓嚴綺云醒來后帶著自己的小白馬,換上騎裝去永安宮,也就是康熙在南苑住的宮室伴駕。
嚴綺云只好不情不愿的和自己的土豆紅薯告別,離開前不忘囑咐廚房的人,叫他們從拿來的那半斤話梅里面挑出幾十個果肉肥厚的,用碾子細細磨成話梅粉,嚴綺云等著回來用它們做甘梅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