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她剛剛看的,里面有個情節就是主角買到了超級好吃的水煎包。
這會兒還沒有水煎包的做法,反正嚴綺云在北京城沒吃過,所以看完康熙的手諭后她把那玩意兒一撂,決定搞點好吃的換換心情。
有了小廚房后,嚴綺云再想折騰什么就方便了,以前她每次偶爾生出吃點什么的念頭,一想到要大老遠的跑去大廚房折騰,就一點食欲都沒有了。
這回她想吃水煎包,甚至不用出永壽宮大門,小廚房就能找到一切的材料。
精心挑選的豬肉五花部位就算在古代也是最好的豬肉部位之一。
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被細細剁碎調味后加入淀粉蔥姜水攪打上勁,然后用豬皮精心熬制的高湯皮凍被小心翼翼的切成丁狀,然后和肉餡混合好后再加入一些蘿卜絲,吃起來口感會更清爽一些。
搟開的包子皮小小一張包進去一塊打肉餡,大師傅手速超快的包著十八個褶子的小包子。
“不用包那么精心,把口子封好封緊就行,到時候封口的這一面要朝下面。”嚴綺云趕緊制止對方多做無用功。
這種煎包是直接在平口鐵鍋中煎熟的,所以封口那一邊面團比較厚,放在下面比較容易熟,因為不是發面也不需要發面,一個個的小包子被一圈圈的擺放進廚房最大的一個刷了油的平口鐵鍋中。
花生油的天然油脂香味隨著溫度提升而在廚房飄散開來,看火的小太監小心翼翼的控制這火候,如果太大火的話很容易把底下那邊燒焦,而里面卻還是生的。
火候這一點是不要嚴綺云操心的,只要他們不走神,做出來的東西也許不合嚴綺云的口味,但是絕對不會是燒焦或者沒熟的。
這個水煎包的配方也是嚴綺云比對了一些配方中選擇的自己最想吃的那種。
其實一般還是純肉的比較多,還有純牛肉餡的,但是這會兒本身冬天就吃不到什么蔬菜,嚴綺云份例里面有的情況下,還是愿意多吃一些的。
小小一個的包子也就半個巴掌大,在小火煎烤下,很快就開始有油脂的香味。
不得不說,植物油和動物油的香味聞起來真的還挺明顯的,兩種油脂在嚴綺云看來各有優劣,適用于不同的美食。
為了防止包子煎焦,在差不多的時候鍋里還放入了一大碗的淀粉水,然后蓋上鍋蓋燜燒一伙兒,一鍋焦黃的水煎包就出爐了。
水煎包的上面還有黑芝麻,在鍋里的時候,芝麻也在高溫下變得香脆,儼然就是嚴綺云印象中的水煎包。
說實話,對御膳房的御廚們來說,只要有詳細的方子,做法上面真的難不倒他們。
畢竟現代廚師做不好飯最多沒有生意,這會兒的御廚做不好飯,有可能掉腦袋的
雖然老是自覺仁慈,但是康熙真的沒少摘別人腦袋,對他來說一條人命也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一鍋水煎包約莫得有小一百個,這個水煎包就算冷了,稍微熱一熱味道也能和剛出鍋的一般留下七八成,所以嚴綺云自己留了十二個,六個趁熱吃,六個留著晚上餓了當宵夜吃。
嚴綺云的小碟子里面單獨裝了一個,她顧不得燙,用筷子夾起來小心翼翼的吹到半涼,然后一口咬下去。
皮凍的湯汁混合著嫩嫩的肉餡徜出汁水來,當覺得有些膩歪的時候,肉餡里面切的細長的白蘿卜絲又把這種油膩給中和掉了。
包子皮下面那一部分香脆,上面吸飽了肉餡的湯汁更是絕了,可以說又香又好吃,要不是湯汁實在是燙口,嚴綺云怕燙壞了嘴巴以后很長一點時間吃不了好吃的,她這會兒絕對已經兩三個都吃完了。
這會兒老板們都不在家還是有好處的,這些東西嚴綺云也不用麻煩手底下員工到處跑腿了,永壽宮現在人口眾多,光是她的宮女就六個,再加上兩個嬤嬤,以及邵平邵康等太監十人,小廚房上下六人,加起來一共有二十二個人,就算水煎包還剩下近一百個也完全能消化。
當然,這會兒不是后世,就算只是幾個煎包也是不能平分的。
而且就算是后世的職場也沒有真正的公平可言,每年過年的年禮那大部分也都是按照職級去分的,就算面上的東西是一樣的,那獎金也不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