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爾哈讀書時也被教育過書籍的寶貴,所以很是珍惜的收好這本書,道“謝謝娘娘把書借給我看,我一定不會弄壞的,看完就還給娘娘。”
嚴綺云當然不會告訴宜爾哈本來就是寫給她的,能循序漸進來自然沒必要直接上壓力,畢竟如今看來宜爾哈暫時算是個十分配合的學生呢。
于是開開心心帶著禮物來的宜爾哈又開開心心帶著書回去。
康熙回來后有一段時間沒有召幸后宮,倒不是別的原因,主要是離開一段時間,留下的朝政有不少。
雖然很多重要大臣都跟著他一塊兒去了會蒙,重要的事情也當時就處理了,可總還是有些不上不下卻偏偏只有康熙能處理的事情積壓下來。
就比如大家族以及宗親勛貴之間的一些矛盾,明明就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可偏偏除了康熙外還真沒別人能評判這個對錯。
再加上皇太后小病一場,康熙也是日
日抽時間前去侍疾,做足了孝子的模樣。
而皇貴妃從嚴綺云和宜嬪手上把宮權收回后也恢復了往常的請安,這活兒時間長了嚴綺云倒也不排斥,畢竟一個是她有位置坐,還有一個就是每天這兒就是宮里消息最多的地方,一般還都是第一手消息,不用總等著傳禮太監來報。
想看云珂珂的康熙后宮簽到打卡當咸魚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今兒嚴綺云自然是一如既往的走著過去的,不過她比較意外的是,除了她之外倒是越發多的嬪妃習慣了多走兩步。
不過也不算壞事兒,這回草原之行也能看出來,哪怕是有著跑馬習慣的滿族妃嬪,因為經常性坐著不動的緣故,身體素質確實相對比較差。
這種事情甚至不用嚴綺云提醒,只要問問太醫就知道。
當然,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向來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現代人,誰不知道天天躺著看手機對眼睛不好,可又有幾個真的放在心上了呢。
“再過幾日就是中元,還是老規矩,宮里是不許私自燒紙祭奠的,內務府到時候會準備法船以及河燈,到時候你們可以去認領幾盞,可放上你寫的紙條,中元節那日內務府會把河燈統一放到護城河里。”
前幾年都是外頭過的中元節,不管是南苑還是暢春園都是有湖有水的,所以放燈那日她們也能去瞧,再宮里的話,若是康熙愿意,還能帶著他們到城墻上看外頭護城河的燈河,估計高處看會比當時在南苑那時還要震撼。
中元節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這種時候康熙向來是舍得花錢的,那場面只會是一年比一年大。
不過嚴綺云每年也會去認上幾盞燈,其中一盞自己意思意思寫些什么放上去,另外幾盞呢就會是給手底下宮人認的,字已經寫的很利索的韶月韶心會幫著其他人把他們想說的都寫下來,放在燈上。
嚴綺云自己實際上是不太信這一套的,不過手底下宮人畢竟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對于他們的這點小期許嚴綺云也自然愿意滿足,再加上這也算是平靜生活中的一點波瀾,所以她也習慣了每年入鄉隨俗的摻和一腳。
當日例行請安結束,宮里的大小佛堂就開始傳來念經作法的聲音。
宮里信佛的人確實很多。
特別是慈寧宮的大佛堂,甚至請了京郊名寺的主持來做法會,禮官也已經把太廟祭祀的事情安排到了尾聲。
眼看著馬上中元康熙依舊十分忙碌,嚴綺云還以為要等到中元節結束才能和康熙私下見上一面呢,卻沒想到隔天就收到了康熙宣召的口諭。
當然,康熙讓她帶上孩子,也就是說應該沒有后續侍寢環節。
和抱著胤祈的奶嬤嬤往乾清宮走的時候,嚴綺云也是沒好氣的感慨,果然是皇帝,想見孩子都不用自己去,一句話的功夫就得把孩子給他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