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個很壞的信號。
作為一個常年信佛的人,最近有確實反常的纏綿病榻,疾病本來就會摧毀一個人的神志,更何況是一個本來就十分年長的老人,所以面對這則有模有樣的流言,嚴綺云猜測太皇太后到底還是膈應了。
而很快,就在這個事情過去后沒有多久,太子身邊又有兩個伺候的宮人被康熙借口帶壞太子給賜死了。
怎么說呢,這身邊的人一茬一茬的死,換了誰心理壓力都挺大的,如今這宮里要說伺候誰死亡率最高,那除了毓慶宮那位以外,沒有第二個答案。
康熙對自己身邊的人都堪稱“寬和”,甚至是有些縱容。
嚴綺云看了這個結果后也不算太出乎意料。
從一開始她就知道,康熙的后宮之所以沒有什么宮斗不是因為她們不想斗,而是康熙不是傻子。
這件事情在宮里算是根基尚淺的皇貴妃可能不一定真正能查出什么來,可是康熙順著這根線能知道的可就多了,畢竟光是皇帝這個身份就注定了他能看到的世界遠比其他人要大。
要說這宮里人人都真善美希望你好我好大
家好那就是玩笑話。
之所以沒因為爭寵斗太狠完全是因為爭寵是為了讓康熙喜歡,而不是惹來康熙的厭煩,一個不小心留下點苗頭,那可就得不償失。
對高位嬪妃來說沒必要。
如今牽涉到儲位之爭,那局勢一下復雜起來嚴綺云是半點都不意外的。
太子或者說他背后給他出謀劃策的人難道不知道這一招逃不過康熙的眼睛嗎
但是這回就是個徹徹底底的陽謀,而太子就算傳了又能怎樣,在康熙的心里這個行為說不定還會被認為是聰明,畢竟又不是謀害兄弟什么的,最多就是流言太過,影響到了太皇太后有些失格而已。
不過沒關系,這事兒面上挨不到太子頭上,那么不管私下怎么說,這就是高明的手段。
沒人比他當著皇帝的人知道,當皇帝,心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
當然,在老爹還正值壯年的時候捋虎須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太子身邊被賜死了兩個人就是康熙的回答。
而太子本人自然是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的,畢竟明面上和他又沒有半點關系。
嚴綺云事了后去校場騎馬的時候也撞見過太子也在騎馬,最近看著倒是春風得意的樣子,遠沒有在蒙古那段時間郁氣,畢竟康熙雖然賜死了他的宮人,可又沒有懲罰他,這明晃晃的還是來自父親的偏心。
太子甚至心情好到見了嚴綺云還打了個招呼,雖然不是很走心就是。
嚴綺云看著太子遠去的背影,忽然就開始擔心起胤祈來了。
如今的太子外表上看著不那么像康熙,但是別的方面倒是開始越發向著康熙靠近了。
若是康熙能一直保持自己如今的心態,太子的位置無人能動搖,哪怕是沒有這則流言的同時皇貴妃還當上了皇后讓九皇子徹底成了嫡子也一樣。
可是假如康熙老了以后心態和上輩子嚴綺云所知的歷史一樣,那太子越像他,就越是一張催命符。
當然,那都是往后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了,說不得康熙這回腦子一抽忽然就退位,太子順利登基了呢,嚴綺云晃晃腦子不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專心開始訓馬。
紅棗被她從草原帶回來后,一度不是很適應宮里的環境,不過嚴綺云后面日日去和它相處一會兒,大多數時候還會帶著胤祈,沒多久便完全把紅棗安撫好了。
如今紅棗在宮中馬廄里面有專門的小太監伺候,日子滋潤的很,倒是得了個新玩伴的隨風最近興奮的很。
嚴綺云一看隨風那個樣子,二話沒說就給分開養著了,開玩笑,紅棗它還沒有成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