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絕對上升不到祖宗家法上面,他們對頭發沒什么講究,最多就是后面一定要編成辮子,也沒有什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講究。
這讓嚴綺云放松不少,胤祈這孩子一張小臉還是不錯的,要真的完全剃成這會兒正經普通百姓那種禿大半的發型,真的會辣眼睛的。
母子倆很是安靜的各自在一邊充實自己,時不時的嚴綺云再給胤祈講講他看不懂的地方,很是其樂融融。
學習時間結束后,嚴綺云一般會叫上宜爾哈,然后帶上胤祈一塊兒去御花園或者去校場活動活動。
宜爾哈跟著她學一般也不是每天來的,畢竟嚴綺云的時間也不太固定,經常康熙都會傳召她,所以宜爾哈一般是早上跟著她一起上文學數學方面的課。
傍晚回來,天色也差不多暗了,這種時候嚴綺云就不太會做看書刺繡之類傷眼睛的事情,一般會在系統上打發時間,現在系統上面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了。
不過今天她有別的安排。
昨天睡前她在系統里頭看了個做果丹皮的方子,最簡單的那種,只要用到蘋果和一點點的糖,做法簡單,配料表也干凈,不僅適合兩歲小朋友,也適合二十歲的小朋友。
所以嚴綺云果斷的記錄下來決定嘗試一番。
水果在冬天是個稀罕東西,蘋果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嚴綺云如今是貴妃待遇,所以邵平他們去果庫拿的時候,除了這一旬份例內的,加銀子還能多拿一些,才湊夠了二十個蘋果嘗試一番。
嚴綺云想了想,不管成不成也就只能試這一次了,畢竟冬天還是吃點正經水果更好,上輩子有那么多人折騰這些單純是因為老百姓只要有錢,日常不缺水果吃,哪怕是零下十來二十度的大冬天。
可如今則不然,便是宮里冬天也是不能做到水果自由的,也就是嚴綺云如今的位份也最多一天一個新鮮果子。
因而嚴綺云又叫人一并從國庫弄了些山楂來。
山楂不是稀罕果子,因為本地就有許多山楂樹,同時產量也不小,又是秋冬應季的果子,實在是不稀罕,之前也說過,沒人當水果吃單純是因為太酸了。
但是做成山楂糕還是很常見的,宮里頭很暢銷的“金糕”其實就是山楂糕。
不過嚴綺云不是很愛吃,因為宮里這會兒的做法一般會往山楂糕里面放很多糖來掩蓋山楂的酸味,這樣的話吃到嘴里就特別的甜膩,同時山楂的本味也削弱不少。
對嚴綺云這種相對不那么嗜好甜的人來說,確實會更難接受一點。
這回她打算自己折騰一個少些糖的版本,酸就酸點,而且這個做法也不一定會有那么酸呢。
用細目小磨把削皮去籽的果肉磨成果漿,然后加適量水小火煮到起膠質,再找個烤盤薄薄的鋪平烤盤的底,當然,底下要抹油,然后用面包窯來進行烘干。
還別說,自打修了這個面包窯,嚴綺云能進行復刻的吃食種類越來越多了,不僅僅豐富了她自己的餐桌,有嚴綺云這個面包窯開頭,御膳房那邊也不甘示弱,如今整個宮里的吃食品類也是多了許多。
目前面包窯的影響還在從皇宮陸陸續續往外發散,別的不說,就嚴綺云和萬琉哈家一起開的食鋪就有面包窯和面包賣,因為足夠稀罕的同時味道也確實不錯,每個月少說能給嚴綺云帶來三四千兩實打實的營收,這還是四六分過后的那一部分。
若非系統不認銀票,只認真金白銀的話,嚴綺云現在都不用糾結拿刺繡作業換金子的事兒呢。
也是,銀票這種東西其實也是“代幣”的一種,主要依托的是票號的公信力,這種還要一般依托國家機構才行,但是一旦這種公信力沒了,那就是廢紙,對系統來說自然是無用的東西。
遠的不說,就說前朝的大明寶鈔,那可真的就是廢紙。
就連官員后來發薪水都不發這東西了,因為花不出去,這么下去官員都要餓死。
因為明朝歷史這會兒還是比較清晰的,至少比上輩子嚴綺云看到的那些被清朝篩選過的歷史清晰一些,嚴綺云前些日子還看到一本雜書上說到這個。
說是寶鈔還沒貶那么狠的時候,發錢就發寶鈔,關稅海稅之類的卻不要了,只要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