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泰山的路有很多條,有全程需要走上去的陡峰,也有緩坡可以用馬車過去,上山需要雙腿親自去爬的路程就會少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樣,總之馬車是沒辦法直達山頂的。
要想到最上面玉皇頂,那就得必須有那么一段是要靠雙腿,不過因為顧及到能來泰山玩的大部分都是權貴人家,精于鍛煉的也不太多,這邊也自古以來都有抬人上山的業務。
那轎子雖說為了減輕負擔沒有那么多花里胡哨,主體也是竹制結構,有點像是簡單點的步輦。
上面還掛著紗簾,防風又能起到遮擋視線的作用,這種比較險峻的山峰上,一旦被抬高了再去往下看其實會很恐怖的。
嚴綺云一開始就決定了不坐這個,不提坐上去啥景色也不好看到,就光是被人抬得高高的走山路這種事情她就覺得心里怪沒底的。
而且和康熙一起爬泰山這種事情,就算是真的感覺自己爬不動,也沒有人會選擇不跟著一起。
康熙自己當然不必說,常年鍛煉的人,爬山的力氣還是有的,便是大阿哥和太子兩個半大孩子也不需要人抬著,只有少數身體確實孱弱些的嬪妃和年紀小一些的阿哥公主們才用到了這個。
可能是有嚴綺云、宜妃這種比較得寵的活躍型嬪妃做“榜樣”,宮里真正走柔弱路線的嬪妃完全沒有,大部分至少都會打馬球,至少比嚴綺云上輩子的大學同學還是擅長運動些的。
當年讀書的時候每年體測結束,嚴綺云打完工回來還得化身八爪魚給寢室里面一瘸一拐甚至起不來身的室友們帶飯。
平時不怎么鍛煉,但是體測又想贏,過度爆發下肌肉自然是要告急的。
泰山的石階修得很完整,路線規劃的也還算合理,因而一行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上爬,一開始倒也不算是很難。
越往上溫度就越低,嚴綺云親眼看著自己的天氣預報功能不停的在顯示最新的溫度變化。
然而,嚴綺云已經無心關注天氣預報的變化了,她已經被泰山上這會兒的獨特景觀給吸引住了目光。
山腳下還普普通通的植物這會兒已經逐漸開始披上透明的冰衣,云海也濃厚翻騰,正是霧凇,多見于寒冷地區一些海拔較高的山間,還得是雨水量稍微大一些的區域。
可惜上輩子的嚴綺云前半生困于原生家庭,后半生在城市打拼,也沒什么機會能見到這樣的景色。
陽光穿過云層灑在林間,反射出絢爛的光,美不勝收。
“我聽人說,盛京老家的林子里面一到冬日也能見到這樣的景象,偌大的林子里全是冰花,也是壯觀的很,若有機會,朕也想去盛京老家瞧瞧。”康熙大約是最近被吹捧太多,對自己的水平產生了一些不正確的認知,見這美景一番感慨后,險些又是詩意大發。
盛京算是獨屬于清朝對沈陽的稱呼,因為當年在打進北京城前,他們在沈陽便短暫的定都過一段時間,直到徹底入主中原,這才逐漸把權利中心從盛
京轉移到了北京。
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他們的“老家”。
那邊比北京還要更北一些,自古氣候就寒冷,動輒零下十幾一十度,潑水成冰可不是開玩笑的。
康熙的感慨完全沒有影響嚴綺云繼續欣賞美景,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以后的事情自然是以后再說,現在還是先用眼睛將這些美景刻入記憶里,保留在腦海中。
若是嚴綺云有攝影設備,少不得還要拍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