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六周歲整的小家伙已經有點小大人的模樣,自己拿著筷子吃著長壽面也像模像樣的。
嚴綺云宮中的生辰宴總是辦的很簡單。
她自己本身對這個也不看重,再加上原主的生辰也不是她的生辰,而就算是她自己的生辰,對她也沒什么特殊含義,因而她自己也不過每年的正月初三著人備一碗長壽面而已。
當然,小孩子未必喜歡她意愿下的一切從簡,所以嚴綺云雖說不會辦宴會,但是給胤祈準備的生日驚喜之類的也不少。
今年除了這例行的一碗長壽面外,嚴綺云就還給他準備了一樣胤祈期待了很久的禮物。
一把他全力能拉開一半的弓。
而當爹的康熙也給準備了一匹矮腳小馬。
雖說胤祈名下有一匹紅棗,可紅棗是一匹大馬,如今也五歲左右了,還是嚴綺云騎的多些,偶爾嚴綺云才會帶著胤祈去騎上一圈。
對胤祈這個一直在心里暗搓搓的想騎馬的小不點來說,肯定是不滿足的,每每見嚴綺云在校場奔馳騎射的樣子,小家伙總是神往不已。
雖說等胤祈進學后康熙也會給他準備小馬,但是那至少得等他七八歲,可如今康熙看在他非常想要的份上提前準備了小馬,已經是兄弟中的頭一份了。
而與胤祈年紀相差也就幾日的八阿哥可就沒有這種待遇,由于胤禩的生母不是特別的受寵,所以胤禩在惠妃宮中被養到六歲幾乎沒什么機會能見到康熙。
惠妃雖說對他不算差,也盡到了一個當養母的職責,卻不會替他爭取“父愛”,畢竟惠妃有自己的孩子,如果可以她當然是希望康熙只喜歡自己的兒子。
這時的人本就早熟,更遑論是皇家,有些敏感的心思自然是早早的便養成了的。
別說是自小生活環境比較復雜的八阿哥,便是在嚴綺云身邊無憂無慮長大的胤祈也絕對不是真的想表面那么天真無害的。
嚴綺云也不敢真往這個方向去教。
“額娘知道你喜歡的東西多,也有自己的成算,但是還是希望你進學后凡事多斟酌一凡再去做,有重要的事情也記得先和額娘通氣。”胤祈把長壽面吃完,還坐在凳子上晃腳呢,就聽到嚴綺云叮囑他的聲音。
這會兒宮人早就收拾了碗筷下去,只剩下他們母子兩個私下說說話,準確的說,這大約也是他們母子兩個住在同一座宮室的最后一日。
一場母子間的談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自小嚴綺云就沒完全把他當小孩子糊弄,這會兒自然更不會。
嚴綺云這話雖然隱晦,但也是有多重含義的。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嚴綺云還是很在意的,一個不小心行差踏錯便有可能萬劫不復,作為母親,嚴綺云自然是不希望因為信息的不對等導致她們母子有什么不妥的。
至于太后的位置,嚴綺云至今也沒有特別想坐。
但是如果胤祈非得爭,她當然也不會去拖后腿,這話也算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