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綺云當然是不挑剔的,對吃食她向來不要求排場,好吃并且能吃飽就行了。
用過膳后,她便如常去康熙書房求見,屋里那個氛圍她置身其中都覺得頭疼。
她不由在心中感慨了一句,自己這是造的什么孽不得不摻和到這種事情里頭去。
好在大約是因為嚴綺云千里迢迢趕來,依舊體貼入微又情意綿綿的態度,再加上那些嚴綺云自己都判斷不出有沒有的往日情誼。
總之康熙沒有針對她的意思。
不僅沒有針對他的意思,甚至隱約還有同她傾訴養兒煩惱的跡象。
沒辦法,嚴綺云孩子養的好已經是半公認的事情了,胤祈和宜爾哈都是典型的例子,雖說都是活潑性子,但是胤祈的聰慧不必說。
宜爾哈如今更是名滿京城草原的“優秀待嫁公主代表”。
險些給嚴綺云聽麻了,只能和點稀泥,難不成還要她直說熊爹才養出來這個熊孩子
至于太子的不好她更是一個字也不會說的,就算太子要倒,也絕對是不能倒在她和胤祈手上。
誰不知道康熙喜歡搞一換一,她們母子還是盡量去當那個漁翁吧。
太子被康熙趕走的事情瞞不了多久,康熙自然也無意一直瞞著,畢竟少了一個人,還是太子怎么可能瞞得住。
說來好笑,嚴綺云還以為是什么天大的事情,這旁敲側擊再加上康熙自己也不是很在意的態度說出來,她才理順了前因后果。
父子兩個分別是皇帝和太子,康熙也有意識培養太子這方面的能力,于是這一早見面,典型的封建時代父子說不上幾句體己話就開始聊國事。
太子本身就對康熙之前駁回他諸多的決策而頗有意見,這一聊自然難免爭辯,于是他就頂嘴了。
然后一氣之下康熙就把他趕走了。
說實話,放在后世尋常人家,這也是經常出現的場景。
吵嘴吵急了那就是“你吃我的用我的,還敢和我頂嘴,有本事滾出去”
然后回答一般是分為認慫版和犟種版,前者會選擇把自己關屋里冷戰,后者會說“滾就滾,離了你們我難得會餓死嗎”,然后離家出走。
太子屬于后者,兩個脾氣老大的人,吵起來和要掀翻屋頂似得。
這場景在嚴綺云看來尋常,但是在皇家可是一點也不尋常,所以才弄得人心惶惶,就怕是出了什么大事。
畢竟下頭人命如草芥,活著實屬不易,自是風聲鶴唳。
而且要嚴綺云說,這場面看似尋常人家父子的正常相處情形之一,但是傷人的話說出了口那可不好挽回。
估摸著火氣上來,父子倆都說了許多不好聽的話。
反正太子“滾”了以后,嚴綺云看著康熙不僅生氣,還難得的有些“委屈”的。
他是真的挺難受的,明明他這么偏愛太子,給他獨一無二的地位和待遇,為什么他大病一場,他卻沒有幾分孝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