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變成了他們倆四體不勤的吃宮人剝的果仁。
嚴綺云吃了兩口,發現好像也不是很想吃了,堅果油脂含量豐富,本身就易胖。
她大部分時候嗑瓜子不單純是因為瓜子好吃,主要還是“磕”的過程,別人剝好的,吃兩口好像也不是那么想吃了。
等等,竟然險些忘了瓜子好像也能榨油來著
如今常用油還是菜籽油,不過嚴綺云在宮里頭也見過豆油,不過后者很少見,因為如今的技術使出油率不高,性價比較低。
但是性價比低對貴族來說不算什么。
葷油宮里也吃,但是一般是位份不高的或者是宮人們吃的多,有條件的一般會覺得油葷太膩,而且宮妃大多信佛。
極少數才是花生油,即便是嚴綺云也沒辦法頓頓花生油。
但是花生油的優點還是很明顯的,味道不似菜籽油那般濃郁,用菜籽油做出來的菜無論怎么處理,總還是有些菜籽油的味道。
嚴綺云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覺得有更好的選擇就再好不過。
正好,這瓜子約莫還在家,正好讓家里人找個油坊試一試,都是小粒堅果型油料,約莫榨油方式差距不會太大。
專門的油坊工人琢磨一下應該問題不大。
現在就看系統的這種葵花籽出油率怎么樣了,印象中好像瓜子也分專門的油料型和零食型來著
康熙見她走神,便有些好奇的追問了一句。
這也不是什么要藏著掖著的大事兒,畢竟真弄出來了肯定也壓往外說的,一種新的油料作物也不可能瞞得住。
康熙既然問了,嚴綺云便也答道“這瓜籽我瞧著挺油潤的,便想著說豆子那種一看就沒油水的東西都能榨油,這瓜子說不定也能呢,打算讓家里頭試試看。”
她的回答一下讓康熙也生出興趣來,直接捏起幾顆果仁在陽光下打量了一番,然后用兩根指頭碾碎再打量。
“炒制的時候可加了油”
嚴綺云想了想,道“沒加,其實不是炒的,主要是用面包窯烘干的。”
當然,她這個并不是常規做法,只是習慣性的面包窯一百種用法之一,她手底下小廚房最擅長用面包窯烤一切了。
不用嚴綺云來記錄,如今學了些字的小廚房太監們去年開始就自己編了本面包窯大全,把嚴綺云看得一愣一愣的,很多妙招便是現代人瞧了也要嘆一句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也就是說,這種東西原本就是一種含油量很高的作物。
“這葵花籽前些年從外邦進貢來的時候倒是不起眼,吃起來雖說還行,但是個頭小,實在沒甚滋味,竟沒想到還有如此油水。”
這年頭絕大多數人都缺油水,不是所有人都想皇家一樣甚至還能挑口的,而且自古以來國人就不會把需求壓在單一的作物上面,而是習慣有更多作物來分擔種植風險,就比如五谷。
嚴綺云點點頭,也是認可,后世主要油料作物里面,食用油基本上就淘汰了菜籽油,就是因為味道比較明顯,主要是花生油和大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