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羊絨布織出來后還要染色,而羊毛又是出了名的會縮水,不是資深匠人很難掌握。
嚴綺云也是對照著資料,染了幾次才終于得到了自己滿意的成品。
雖說已經開春,但還是會有些冷的,特別是貼身穿的綢料,大冬天初上身時真容易叫人一激靈,所以每到冬天,嚴綺云都會把貼身衣物換成棉布材質。
價值趕不上那種綢紗緞料,但是她自己舒服最重要。
這邊嚴綺云正用自己好不容易染出的兩匹布料做圍巾呢,款式也是仿的后世帶流蘇的款,一匹深藍色一匹淺橘色。
她也沒多做,各五條,除了自己留用的就是送人。
康熙四條、太后兩條、胤祈兩條,自己再留兩條。
至于太子,剛好以他們的身份,這種寓意更私人些的物件向來不用考慮他,給嚴綺云省了不少的事。
即便是開春,天氣也時有反復,寒潮直往人脖子里面鉆,這現實生活可不是拍電視劇,娘娘阿哥們大冷天還露個脖子在外頭不怕凍。
北方冷的時候是真的會凍死人保暖產品那是只要有用都會用上,少有要風度不要溫度的。
這圍巾做的品質頗好,又是嚴綺云半親手費心所制,收到的人都很給面子的戴上了。
一戴就發現,看著薄薄一條不起眼的料子,往脖子上一圍,風也不好灌進去不說,材質柔軟細滑,和皮毛是不同的舒適感。
皮毛最大的問題就是毛茸茸的一團,即便挑最舒適的皮毛做成圍脖,存在感也遠比這個強烈。
甚至轉天太子就收到了同款,可見某皇帝自己用著好也沒忘記寶貝兒子。
也就是嚴綺云和胤祈都是那種看得明白也相對沒那么在意的,不然心里肯定不舒服。
不過太子從來沒戴過,不知道是不喜歡還是覺得膈應。
五月中旬,嚴綺云窩在屋里打消消樂,就被康熙身邊的新任總管之一的梁九功請去書房了。
之前剛知道這人的時候嚴綺云也不免多瞧了兩眼,畢竟是清朝太監中少數有名有姓還不算太惡名的。
到了地方便發現,不僅僅康熙在,胤祈也在。
要知道,除了太子外,康熙日常場合和其他兒子沒那么親近,至少不會隨便任由他們到書房來,反正嚴綺云很少見到,加一塊都比不上她每個月在康熙書房待的時長。
“胤祈說莊子上種的新鮮果子熟了,孝敬上來不少,除去朕和皇額娘以及太子的,剩下的便你來分吧。”
得,這是吃了胤祈給的果子不說還要給她派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