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綺云面前便擺著七八張的畫像以及這些姑娘的信息。
瓜爾佳、富察、葉赫那拉、鈕祜祿等等,都是滿族大姓。
這些姑娘從十七歲到十二歲都有,基本都是三品以上大臣家里的女兒,以胤祈如今郡王的身份,若是福晉家世太差,旁人還要以為康熙對他有什么不滿呢。
鈕祜祿氏是溫貴妃家里的侄女,先不提她只有十二歲,單是她的身份就足夠嚴綺云先排除她。
實際上,這個應該是典型陪跑的,三個對七福晉人選有話語權的人都第一個先拿他出去。
其次是葉赫那拉,單聽這個姓氏可能很難判斷,但是一說他們家最有名的就很耳熟了。
納蘭明珠就姓葉赫那拉。
雖然不是他的女兒或者孫女,卻也是他本家的后輩。
他同大阿哥牽扯至身,雖說胤祈已經和太子交惡,可他也沒打算就這么靠向大阿哥。
即便納蘭明珠已經是朝堂上的邊緣人物,但是他這個人本身卻并不簡單,這些年一直在試圖重新走回權利中心。
康熙雖未對他再次委以重任,但是態度還是微妙的,有些活也會叫他去做。
而他為大阿哥的奔走雖然再沒敢放在明面上,但是私下也沒少打邊鼓。
雖說他不能代表所有“葉赫那拉”,但是胤祈并不想給大阿哥任何一點相關的信號。
幾番商議后,最后初步定下了富察馬齊的大女兒和領侍衛內大臣瓜爾佳蘇勒達的幺女。
二人都是實打實的實權官職在身,可以說很有力的外家,而且兩家和目前大阿哥和太子兩派都干系不大。
蘇勒達雖然也姓瓜爾佳,但是和太子妃的瓜爾佳干系不大,而是早些年被康熙親手誅殺的鰲拜一系,只是康熙并未趕盡殺絕,若是有本事的后輩也依舊被重用。
怎么說呢,這兩位備選福晉家世確實不差。
不過倒是也正常,康熙給兒子選的福晉基本上沒有家世太差的,雖說外家也是皇子的助力,可是滿族大姓姻親遠比想象中的復雜。
而且在康熙看來,他兒子不管怎樣的那都是好的,這方面確實勝過后世很多家長一大截呢。
從大阿哥到他,也就只有五阿哥胤祺給指的福晉家世比較差。
原因也比較復雜,即便康熙不喜歡這個不算太聰明的五兒子,也不至于給他挑一個家世這么差的福晉。
旁的不說,和其他兄弟那可是天差地別。
這福晉實際上是皇太后做主的,一個也是告訴康熙自己的態度,并沒有扶持皇子偏向科爾沁的意思,再一個是為了讓胤祺遠離那些他并不擅長的爭斗。
康熙這個卷王本就說不上多疼愛這個不算聰明的五兒子,再加上又是皇太后自己開的口,并不好拒絕,于是也就應下了。
可以說,這婚事一定下,那些腥風血雨的爭斗就和他沒有一文錢關系了。
康熙和皇太后的默契,最后受傷的只有胤祺和未來的五福晉。
這嫡福晉定的他格外沒臉,因而還未大婚,他就為生下了長子的庶福晉劉佳氏請封了側福晉。
可以說直接明擺的表示自己不喜歡這個嫡福晉,而康熙這個偏心眼子出于對兒子的一點小小愧疚,也就遂了他的意。